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145 点击: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多元识读教学法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旨在探讨多元读写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并总结教学策略。本文首先对多元识读理论和多模态话语进行了阐述,其次以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框定和转化实践四种教学模式为基础探讨了多元识读理论在读后续写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总结教学策略并进行反思。
  关键词:多元识读理论;高中英语;读后续写
  一、引言
  在高中英语课堂中,阅读与写作是学生进行英语输入与输出的主要方式。然而,英语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总是割裂开来,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不如阅读能力高,二者无法达到平衡,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难以提升。读后续写则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通过续写可以使学生较弱的产出能力在与理解能力的互动、协同过程中不断提高。读后续写题型的教学耗时长,互动性偏弱,学生学习热情匮乏,促学作用无法体现。因此,对读后续写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尝试将多元读写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通过举例分析,提出可行的读后续写教学策略,并讨论其对读后续写教学的启示与反思。
  二、多元识读理论与多模态话语
  (一)多元识读理论
  1994年,新伦敦小组首次提出多元识读理论,并于1996年发表《多元读写教学法:设计社会未来》,提出“设计学习”这一概念。设计学习包括已有设计、设计过程和再设计。已有设计是指已有的设计资源,如在设计过程中已经历的语言和话语等;设计过程是指在意义生成过程中利用已有资源所做的工作;再设计是指通过设计过程再生的和转换的资源。此外,新伦敦小组明确了多元识读教学法所包含的四种教学模式: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框定和转化实践。在此基础上,Kalantzis 与Cope提出与其相对应的四种教学设计:亲身体验、概念命名、批评分析和实践应用。多元识读理论框架内部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多元识读理论框架进行教学,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中心,其语用能力、批判能力以及多元识读能力均会得到有效提升。新伦敦小组成员Kalantzis 与 Cope提出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对于多元读写能力培养也至关重要。同时,多模态话语贯穿于多元识读教学的始终。
  (二)多模态话语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Halliday认为,除语言以外的其他符号系统,如色彩、动作等也产生意义,多模态话语分析便依据于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模态并不等同于多媒体,媒体是模态的物质基础。模态是可对比和对立的符号系统,媒体是符号分布的物质手段。如人用来感受客观世界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是多种模式,但眼、耳、 手、鼻则是媒体,模式是用某种媒体表达信息的方式,而媒体是信息表达的物理工具。除此之外,需要明确如何鉴别在教学中是否运用了多模态。模态是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等)之间的互动方式,单个感官的互动叫单模态,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例如,在教学中运用音频去调动学生的听觉模态,音频是媒体,听觉是单一模态;播放带有画面、音频、文字的视频,调动的则是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两种模态,这叫作双模态,其中视频是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观看体育类英语视频,看到排球(volleyball)便起立举起自己的排球重复英文发音,便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某一或两个模态为主,以其他的模态作为辅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多元识读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
  本次教學设计选择的读后续写文本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短篇小说《小王子》。选择这部作品的原因如下:1.通过统计高考试卷中的读后续写题,发现读后续写题均以故事类为主,从而确定小说题材;2.高中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有限,《小王子》属于儿童文学读物,词汇难度处于国内高中生的最近发展区内;3.不仅能通过阅读《小王子》拓展学生知识广度,还能通过多轮续写或是改写实现学生情感价值目标。
  在理论依据方面,本文以多元识读理论的四种教学模式(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框定和转化实践)和相对应的四种教学设计(亲身体验、概念命名、批评性分析和实践应用)关系为理论框架,结合小组教学和多模态教学进行课程设计,探讨如何将多元识读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一)实景实践——亲身体验
  在课前,教师鼓励学生们通过搜索相关视频、图片、文字等了解《小王子》,在课上将《小王子》第一章与第二章的文本发送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在学生对文本中出现的重点词汇与句式有所了解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第二章进行二次创作,并通过角色扮演(包括旁白、小王子、飞行员)的形式向大家进行展示。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对阅读素材进行了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加深了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续写热情,从而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在教师进行有效反馈之后,教师在PPT上呈现续写任务,即《小王子》第三章节选内容,任务如图二所示。
  (二)明确指导——概念命名
  在此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以阅读圈的形式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进行语篇分析,并在PPT上呈现文本,引导学生先找出描绘飞行员和小王子外貌特征、人物性格和情感态度的词汇和句子并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再找出表示时间、地点、转折、顺承等连接语篇的词汇并放大字体或加粗、倾斜、下划线等以便学生进行区分。这个过程就是概念化过程。在此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对词汇、句型,尤其是语篇分析进行梳理和讲解。这个过程为理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语境进行语篇构建,学生明晰文本主题后,在记叙文六要素构成的语篇框架内,结合自己的想象运用合适的语言进行创作,明确续写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