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839 点击:

  摘 要:目前,初中生在英语语言运用过程中存在“无话可说”“有话不会说”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本文在介绍情景教学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初中生英语口语的现状,进而探讨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对培养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口语教学;口语交际能力
  一、引言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习者具备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然而,目前初中生的口语表达并不尽如人意,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英语成绩不错,但用英语交流时就变得吞吞吐吐、题不达意;有的学生想了半天说出的句子有不少语法错误;有的学生想了半天只说出几个单词;更有甚者,当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直接站着不说话。这些都是当前初中生在英语口语方面存在问题的表现。因此,在倡导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在课堂中要尽力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摈弃“哑巴英语”“中式英语”,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二、情景教学法概述
  (一)理论基础
  情景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并于7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哈罗德·帕尔默(Harold Palmer)和霍恩比(A.S.Hornby)。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之后,将学习情境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它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学环境的创设。
  2.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将知识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即知识并不独立于实践,知与行两者是交互存在的。当个体与实践和情境进行相互作用时,知识便应运而生。总之,个体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学习者通过思维参与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实际行动。
  3.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者们就开始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它主要包括乔姆斯基(Chomsky)的“语言习得机制”和克拉申(Krashen)的监控理论。克拉申把监控理论归结为以下五种假说:习得-学习假说、监测假说、自然秩序假说、语言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其中,语言输入假说是监控理论的核心。克拉申指出,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习得第二语言的,其必备条件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才能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作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创设可以被所学生理解的语言环境,以促进语言习得的发生。
  (二)概念
  不同学者对情景教学法有着不同的理解。Hornby教授曾指出:“情景教学法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有目的地创设出一系列富有感情色彩的情景,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维。”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对情景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崔萍认为:“情景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形或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对话的过程中学到基础知识。”李吉林指出:“情景教学法是将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活动统一起来,将学校的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情景结合起来,让知识镶嵌在情景中,让学生能够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交流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综合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笔者对情景教学法的概念总结如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音频以及其他辅助道具创设一个接近现实的生动形象的模拟情景,从而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目标语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实际模拟中既能体会到学习英语的魅力和乐趣,又能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教学方法。
  (三)原则
  1. 渐进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的口语交际情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知識的基础上,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迁移与应用。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创设情景时能够将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使新旧知识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做既方便学生对新旧知识点加以巩固、复习,又便于学生将新旧知识点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强对学生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学习效率。
  3.趣味性原则。趣味性表明情景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情景创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营造积极有趣的课堂氛围,如引入学生们感兴趣的游戏、实物教具、故事等来进行情景教学。
  4.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重视并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景设计,以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在情景中启发、引导学生用英语对话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初中生英语口语现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但事实上,许多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并不强。例如,有的学生英语成绩不错,但用英语交流时却吞吞吐吐、题不达意;有的学生想了半天说出的句子却满是语法错误。
  以上这些现象是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较差的表现,而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从教师自身来看,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只强调知识传授,,而缺乏课堂交流与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枯燥乏味,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不够深入,教学只停留在知识表面而并没有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语言魅力,忽视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从学生自身来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多注重语法、词汇和写作,对于口语的认识不到位,这直接影响了他们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其次,心理作怪导致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上课一发言就紧张胆怯,缺乏自信。还有一部分学生天生害怕说英语,每次说英语都会害羞脸红。心理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时的思维和交流能力,长此以往形成语言表达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