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907 点击:
  摘 要: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是当前认知翻译学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在认知翻译理论的视角下,以认知语言学(CL)体认观为核心,借用奈达等关于翻译过程细分的理念为主体框架,以意象图式为具体表现形式,突出译者的认知能动性,尝试构建出更为直观且具有操作性的翻译过程优化模型,为研究者加深对翻译认知过程的理解提供参考,继而对译者翻译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教学模式优化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认知翻译学;翻译过程;体认观;意象图式
  作者简介:唐悦(1989.11-),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认知语义、翻译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中外信息与文化等方面的交互需求显著增加。然而由于各国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需要译者在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既要考虑如何促成“文化外译”,也要关注如何促进“文化接受”。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必然会影响翻译过程的选择。然而传统的翻译研究及过程多属单向式,我们通常认为翻译的实践过程主要由理解、表达和校验三个步骤组成。这种翻译模式下主要是原文→翻译策略→译文的机械对应,大多是对语言进行信息提取、选择,译者心理往往处于被动,而忽略了充分发挥认知水平和主观能动性,翻译策略也大多集中在讨论词、句等语篇的具体构成要素的讨论上。因此,译者很难在翻译过程中做到语言与文化的协调统一,难以满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的。
  与此同时,翻译学的研究也正经历着研究范式的转变,跨学科的翻译研究日渐成为翻译学科建设的又一推力。认知翻译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并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范式,采用新方法开展翻译过程研究,促进对翻译过程的内部心理—认知机制的探索,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为使实践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本文基于认知理论视角,通过对翻译过程相关理论及资料的研究及梳理,试图构建翻译过程的优化图式,促使研究者更深刻地理解翻译认知过程,以期进一步对译者翻译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教学模式优化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认知翻译学与翻译过程研究
  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ology)是以认知科学为理论基础,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途径和新范式。认知视角的翻译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于西方兴起,直至西班牙翻译家Martin于2010年提出了“Cognitive Translatology”这一术语,标志着认知翻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由此也为我国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或就国外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与阐述,或对西方翻译认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历史考查,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外部基础。刘绍龙、夏忠燕在分析了1998-2007年间该领域研究状况后指出,“中国的翻译认知研究还处于刚刚开始的探索阶段”。
  翻译过程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奈达在《翻译科学的探索》中首次使用“translating”一词,有意识地区分了其与“translation”的差异,前者指“翻译过程”,后者指“翻译结果(即译作产品)”。Bell在《翻译与翻译过程》中系统化分析了翻译过程,并于2001年提出“语义表征”这一核心概念,即认为翻译就是翻译语义表征的过程。Wilss以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翻译的决策过程模式,应从问题解决和做出决策两方面来研究。
  此后,对于翻译过程的研究在不断剖析与细化。韦努蒂(Venuti)将翻译定义为用一种语言形式(目标语)将另外一种语言形式(源语)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的过程。奈达等更是将翻译过程细化描写为:源语—分析—转换—重构—目标语,其中的分析指的是对源语语言的理解。王寅指出CL的核心原则在于“现实—认知—语言”。在翻译中运用这一原则发现语言之间的异同,并结合诸如隐转喻、图式、范畴、互动体验、突显和识解等方式探索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将有利于加深对翻译过程的认识。
  三、翻译认知过程优化模型构建
  在翻译过程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翻译过程是一种“艺术的再加工”过程,认为翻译过程就是“语码转换”的过程,译者应保持“被动”的心态,不宜过度创作。杨自俭指出,若不能很好地把握译者解放的度,使其权力过大,很容易走向另一种片面性。然而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泰特勒(Tytler)等认为翻译过程不仅限于语码转换本身,而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考量,并指出翻译过程中转换的不是语言,而是翻译双方互动而产生的价值。以上种种观点虽然跳出了语言符号的囹圄,但阐述过于抽象,在实践中缺乏操作性和可行性。
  有鉴于此,本文希望结合前人的诸多研究成果,构建较为详细的翻译过程优化模型。基于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本文以“译者”为研究对象,以“认知翻译理论”作为立论基础。原因在于翻译本身是一种行为,无论基于何種理论与标准行事,终归是会受到译者的“认知”程度影响。这也是Gutt(1991)提出“翻译的认知转向”理论的基础。
  基于上述分析,借用奈达关于翻译过程细分的理念,结合认知语言学(CL)体认原则相关理论,翻译认知过程优化模型可诠释为以下示意图(见图1)。
  图1揭示了以认知翻译视角为基础的翻译流程:1.通过源语的文体特征和范式特征,形成初步的经验现实;2.与经验现实进行互动体验,形成认知概念;3.通过互动体验找出其潜在的意象图式;4.分析源语的意象图式特征,找出其特点及意象性;5.分析源语意象特征所揭示的经验现实;6.基于相同的经验现实,构建目标语的意象图式;7.对比源语的意象图式特征,兼顾翻译目的,确定目标语意象图式的特点;8.根据目标语意象图式的特点并考虑源语的文体特征,重构目标语的语言范式。
  四、翻译认知过程优化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