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225 点击:
      摘 要:英语课程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课程思政实施以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提升了思政素养。中国抗疫故事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本文针对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语境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索,阐述了中国抗疫故事与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指出了中国抗疫故事语境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中国抗疫故事;语境;高校英语;课程思政
      作者简介:程言(1984.05-),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公共管理。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果断决策沉着应对,精准施策,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中国抗疫故事对当代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中国抗疫故事与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一种重要育人理念,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以及学科体系构建中,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使得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产生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强大的专业能力,还要注重品德修养,当代大学生要深切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明确自身价值,树立良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要求高校统筹做好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课程学习中,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从自身做起,为抗击疫情作贡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同舟共济,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意义。在困难来临时,人们应当保持坚定的目标与精神,加强凝聚力,并在严峻的环境下勇往直前。高校作为思政教育研究的高地,应将“抗疫精神”融入各门课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在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背景下,积极传播中国的正能量,弘扬中国伟大的抗疫精神,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抗击疫情期间踊跃出的英雄事迹激发出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中国抗疫故事为高校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使学生们结合社会时事热点,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的内心世界不断丰富,并使得当代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政观念,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二、中国抗疫故事语境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中国抗疫故事语境下利用抗疫精神开展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当前,大学生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影响学生的思想建设。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们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信息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建设。作为国家重要的储备力量及发展基石,大学生的思想需要坚定与正确,而开展课程思政对学生具有良好的作用。立德树人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只有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才能保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英语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应当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发散思维,提升了个人综合素养。
      (二)促进课程思政效果提升
      课程思政理念为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并帮助思政教师及专业课程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将思政教育贯穿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中国抗疫故事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使得课程思政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与真实性。中国抗疫故事包含多重意蕴,教师对其进行挖掘,明确教学重点。一方面要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在众多抗疫故事中选取具有较高的思政教育价值的案例,体现出中国战胜疫情的信心,从而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教师深情讲述中国抗疫故事,能产生深入人心、动人心弦的效果,将抗疫精神核心元素体现出来,发挥出课程思政的良好效果,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疫情形势中明确中国力量,并了解中國精神与中国责任,从而树立强国志向。
      (三)有利于中国抗疫精神的传播
      中国抗疫故事语境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还有利于中国抗疫精神的传播。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科目,不仅对学生的语言水平有良好帮助,还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起指导作用。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语言科目学习,更要通过英语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达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英语科目不仅是一语言工具学科,还是正能量传递的桥梁,若只关注其工具性特点,而忽视其人文性内涵,将有碍于“三全育人”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将“抗疫”这本活教材融入英语教学,将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事迹贯穿在英语课程教学中,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大学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人文通识课程,更注重语言的应用及人文素养的培养,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文化交流的优势,可以通过英语语言的运用,促进各国学生积极交流,结合当前的抗疫背景,学生们以中国抗疫故事为话题,将中国抗疫精神加以宣传,形成强大的影响力,让各国人民感受到中国的伟大之处。而学生们也能自觉担当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重任。
      三、中国抗疫故事语境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一)创新英语课程设计
      为了将中国抗疫故事良好的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应当加强英语课程设计的创新。应当明确高校英语教学的性质,将思政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机统一,并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既定的思政目标中对应的抗疫精神进行充分挖掘与提炼。应当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展开特定的课程设计,以现有教学资源为载体,积极落实以抗疫精神为依托的英语教学育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怀,发挥英语教学的多功能性。一方面,应当将抗疫精神的内涵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抗疫典型事例的收集、分析,挖掘其中与英语教学育人目标一致的思政教育元素。另一方面,应当将抗疫精神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良好融合。教师应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探索、教学实践反馈等多层面进行研究,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感受中国效率、感受中国力量、感受中国精神。在接触西方文化的同时,养成辩证思考的思维习惯,对于大量信息对进行筛选提炼,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因此,对有效途径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