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7544 点击:
  摘 要:新课标指导下,小学开展英语教学时对学生能力有更高要求,正因这一转变,学困生比例也有一定增大,并且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日渐增多。所以,为有效改善此问题,辅助小学生群体能更好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成效,本文主要以“双减”为背景对小学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转化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的转化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
  作者简介:闫召召,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实验小学。
  教育改革推动下,小学教育对素质教育更为注重,日常授课环节教师除要对优秀学生群体特别关注外,也要对学困生这一常被忽视的群体给予关心与呵护。尤其是受“双减”政策影响,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转化学困生时需要帮助其尽快攻克学习困境,找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以促使学习成绩提升的同时,各方面素质得到强化,这样也能确保“双减”政策中所提倡的“减负增效”目标全面落实。
  一、小学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家庭因素
  学困生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而家庭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家长关系过于僵化,在教育子女上常会有所忽视;第二,家长对子女过度溺爱,当前社会中独生子女众多,并且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大多数父母希望能够为子女提供更多的保护和照顾,于是有些小学生会养成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以至于其接受教育时不能主动配合教师工作;第三,家长文化偏低,对英语学习极不重视,该问题主要是家长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未能充分认识,所以其希望学生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放在语文、数学课程上。
  (二)学生因素
  立足学生角度分析,英语学困生形成与其自身有直接关系,简单来讲,学生上课听讲态度不认真、课后巩固不及时,整个人对待英语知识学习都是敷衍了事,从而导致其对该课程知识掌握极不牢靠,以至于英语成绩不理想。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自信也会遭受严重打击,而对于教师来讲,因教学精力有限,故而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所以也就间接导致其学习兴趣减弱。
  (三)教师因素
  英语教学中教师肩负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教师本身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有限,将难以保证英语教学效果。此外,英语教学中有少数学生在解决学习问题时会高度依赖教师,而针对这一情况部分教师认为会影响其教学效率,所以在解答问题时欠缺一定耐心,甚至会以较为犀利的言语评价学生,这样不仅会严重损害小学生的自尊心,更容易使其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与此同时,在评价学生时,仍有部分英语教师会将成绩作为唯一标准,面对学困生也会带入主观的不良情绪和见解,所以在课堂环节对于学困生的要求仅是不要影响授课即可,却并未考虑到如何对其进行转化,使之能够主动参与学习。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的注意事项
  (一)各学科教师要积极配合
  “雙减”政策的提出对于缓解学生、家长、教师的焦虑情绪以及保证小学生健康发展、快乐学习等方面具有引导意义和价值。鉴于此,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为更好地转化学困生,需要让家长全面准确地理解该项教育政策内涵。不仅如此,英语教师应尊重小学生认知规律及教育规律,并且要实施个性化教学,只有做到以学生为主,才能更好地挖掘其学习潜能,使其在减轻学习压力的同时,学习质量不断提升。英语教师也应特别注意,“双减”政策落实绝不是降低教学要求,也不是让小学生自由发展,而是要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让其在有限时间内以最佳的状态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实践落实环节,教师应纠正对“双减”政策的片面性解读,同时也要对学困生的课后服务做好统筹处理,既要与课后服务负责人对接,也要与家长之间进行有效衔接,要确保每一阶段的英语学习任务学生皆能高质量完成。
  (二)要将德育贯穿始终
  英语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时,不能仅是将目光局限在知识教育层面,而对小学生性格品质与涵养培养有所忽视,否则即使学生能够做到更好地记忆和掌握学科知识,那么整个转化也是失败的。正确做法应是,英语教师要在学困生转化环节勇于承担德育责任,并且要在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德育,生活中教师应对小学生群体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其能够更深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时,综合素质以及学科素养也能随之提升。基于此,实际转化过程中,英语教师要特别注意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和组织各种德育活动,要借此契机将学生培养成乐观自信、团结友善,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营造优良班风,树立良好学风
  所谓班风即是一个班级风气和氛围,团结有爱、积极向上的班风对学生良好品格形成以及成绩提升皆有重要影响。如大部分小学生极为聪明,若其所处的班级学习氛围良好,全体同学互帮互助,其必然会沿着正确方向逐步成长;反之,如果班级风气较差,学生之间互相攀比、欺辱同学,其也容易逐渐变为学困生。鉴于此,虽然个别英语教师并非班主任,但其依然需要具有班主任的担当和责任意识。具体实践中,首先,英语教师要在班级中挑选一名责任心强、关爱同伴和集体、品格优良的学生作为英语课代表;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一些有爱、积极向上的人物事迹和故事内容;或者也可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在班级中树立和谐、互助的优良风气。以“At the zoo”课程为例,教师可以该单元主题作为教学背景设计教学活动,如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针对某一动物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搜集和整理,通过该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而对学困生来讲,在他人带动下也能更好地完成英语学习,随着频繁组织集体活动,班级中也会逐渐形成较强的团结合作与互助学习风气,在该氛围影响下,学困生也能更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最后,遇见问题时切记不可因自身不是班主任而回避,如遇见学生吵架或打架等情况,英语教师不能一味依赖班主任解决,而是应及时调解,确保班级能够一直保持团结有爱的氛围。与此同时,英语教师也要进一步加深与其他学科教师及班主任的交流,一定要针对学困生问题形成合力,使所有问题在萌芽阶段则能被有效清除。总体来讲,只有班级风气良好,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之下更精准地转化学困生群体,并且也能为“双减”政策落实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