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7305 点击:
  摘要:在素质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国教育事业在理念上发生了全面的改变,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另一方面,多元智能发展也是学生适应当前社会、适应自身发展的需求,只有激发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创造力,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文章基于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实践,阐述了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具体措施,为素质教育的落地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多元智能;全面发展;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0-0092-04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有自己擅长的部分,而传统的以考试来评价学生的方法并不能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时,应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能结构发展的必备条件,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自己在不同领域的优势智能,补足劣势智能,倡导学生的和谐发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立足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使学生发挥潜能,培养出具备多元智能的人才,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 多元智能发展对学生的重要性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他在1983年所著的《心智的结构》中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的概念。多元智能认为,智力并非仅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而是由多种相互联系却又各自独立的智力组合而成。多元智能理论拓展了人们对智力的理解,传统智力观念主要关注语言和逻辑智力,而多元智能理论则将智力领域扩展到更广阔的范围,使人们客观认识和理解智力的多样性。同时,提供了适应多元智能的教育方法。由于每个人的智力类型和优势都不同,多元智能理论促进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为此,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设计和提供更具多样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智能。
  多元智能发展对学生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全面挖掘并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社交能力与情商水平。通过多元智能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多元智能发展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不同类型的智能素质,通过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因为当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成就时,他们会更加自信,并愿意深入探索数学知识。第二,提高学习效果。多元智能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各种智能。根据学生的智能类型,教师可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和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第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尝试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质疑性思维,在分析与讨论中提高学生应对挑战、问题的灵活性与创新性。第四,培养学生社交能力与合作精神。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通过团队合作活动,学生将学会有效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理解并尊重同学的特长,这种社交能力的培养与合作精神的获得,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至关重要。第五,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多元智能理论鼓励学生自省,帮助学生認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理解自己在各个智能领域中的表现,有助于学生规划学习计划,并提高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
  二、 基于多元智能发展的数学课堂构建路径
  (一)组织讨论分析,发展语言文字智能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摒弃精讲的模式,而是通过突出学生主体的课堂讨论,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了解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切入点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中无论学生是讲解自己的思路,深入分析问题,还是聆听他人的观点和解题方法,都要让学生捋顺整个解题的逻辑过程,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或数学方法的理解,有效发展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实现语言文字智能的培养。
  比如,在教学“分数乘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以一个具体的数学情景引入。教师:“两个小朋友约定每天一起练习打篮球。他们的训练计划是进行5天,每天练习2/3小时。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他们一共练习了多少小时?”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互相交流和分享思路,鼓励他们使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解释解题方法。如有学生解释道:“每天训练2/3小时,总共训练5天,所以我们要计算2/3乘5,结果是10/3小时。”但学生的说法并没有涉及将整数乘法的运算规律过渡到分数乘法的过程,教师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做补充,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中,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尽量言简意赅。
  (二)质疑推理问题,发展数学逻辑智能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进行推理与判断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数学概念和数学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对问题的质疑、推理与分析,有助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具体的问题,通过推理与论证增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在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审视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在单纯解出一道题目,而是通过合理的质疑来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深入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教师与学生一同讨论课本上的台风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推理与思考。学生可以尝试通过推理和判断来确定台风到达A市的时间。运用角度知识和位置信息来进行推理和分析,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那么移动距离和时间会受到该角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并判断台风的移动方向和路径。这道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缺一不可,在学生分析、推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方向、角度、速度、距离等关键词,使学生在论证时把握题目核心,可以有效推理出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