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7350 点击:
摘要: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写作一直是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学习难点,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写作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微写作作为一种新颖的写作方式,其作用性逐渐凸显出来。基于此,笔者立足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并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价值和现状,总结了在农村初中语文课程中组织微写作教学的原则和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学校;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3)39-0060-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明确强调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素质,以语言应用为核心。同时,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层面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要以语言能力的提升为前提。基于此,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要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简单来说,微写作可以视为一种根据给定的要求与情景,利用一定的写作方法完成的具有即时性特征、内容短小精悍的写作形式。微写作并不是一种无形式、无内容的写作活动,而是一种抒发情感、言之有物且具有独立交际功能的写作模式。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程中,微写作教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写作教学方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微写作的特点,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具体的微写作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发挥出农村学校的优势。这样有利于逐步构建起高品质的语文写作课堂,从而通过有效的写作活动逐步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价值
第一,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写作学习的困境。在长期以来的初中语文课程中,写作教学通常是大规模的写作活动。这种写作教学模式往往具有比较强的系统性与复杂性,所以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通常会根据单元写作任务开展写作,所以學生获得的写作机会是比较少的。运用微写作教学,可以将单元内的写作任务进行适当的分解,并将写作活动融入日常的语文课程中。这不但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而且将写作活动与其他语文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一方面,微写作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微”,即篇幅短小。相对耗时较长的常规写作,微写作活动降低了写作活动的难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对写作活动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在微写作中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从而使写作活动契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这样一来,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产生强烈的写作热情。
第三,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积累。微写作活动最初源于网络平台,即创作者在网络平台上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感受,所以微写作活动具有即时性特征。基于此,学生在微写作活动中可以将身边的人、事、物、景作为素材来源。由此可见,微写作活动拓宽了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渠道,对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积极影响。
第四,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是微写作活动的组织者。微写作作为语文课程中一种新颖的写作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并且要不断思考怎样将微写作活动融入日常语文教学中。
二、 农村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
第一,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抑制。无论利用任何方法组织微写作教学,学生都应是课堂的中心。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相对比较滞后,所以在实际的微写作教学中,课堂角色定位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教师仍然牢牢掌握着教学过程的主动权,而学生在微写作活动中则处于从属位置,只能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写作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受到抑制。
第二,微写作教学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在当前的微写作教学中,教师有时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微写作活动自身的优势。其中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没有设计形式多样的微写作活动,有时仍然在沿用常规写作教学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会使教学内容流于表面,无法使学生深入参与微写作活动中,而且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从而削弱学生微写作的热情。
第三,割裂了微写作活动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当前的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中,“闭门造车”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消除。也就是说,微写作活动往往局限在语文课堂中,没有构建起写作活动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只能在语文课堂中凭空想象。受此影响,学生在微写作活动中容易文思枯竭,甚至存在胡编乱造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学生的作文质量。
第四,教学评价有待改进。评价是微写作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但同时也是教师容易忽视的环节。在当前的微写作教学评价中,教师单向评价仍然是主要的评价方式。实践表明,仅仅利用这种评价方式,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无疑会对后续教学活动的调整造成阻碍。
三、 农村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施原则
第一,主体性。在微写作活动中,只有增强学生的主观感受,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微写作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教师应遵循主体性原则组织微写作教学。在这一原则的引领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恰当的方式提高学生在微写作活动中的参与深度。
第二,启发性。尽管微写作降低了写作活动的难度,但相对其他语文活动,微写作仍然是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同时,从课堂角色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组织者的作用。所以教师应遵循启发性原则,对微写作过程进行一定的指导。
第三,多元化。简单来说,在微写作教学中,多元化原则强调要使教学全过程的组织方法更加多样和灵活。比如,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灵活选择微写作活动的形式。在微写作教学评价中,也应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方法。
第四,发展性。学生的写作能力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在微写作教学中应遵循发展性原则,以发展性的眼光了解学生的变化。同时,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通常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轨迹,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应避免急于求成,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
关键词:农村学校;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3)39-0060-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明确强调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素质,以语言应用为核心。同时,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层面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要以语言能力的提升为前提。基于此,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要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简单来说,微写作可以视为一种根据给定的要求与情景,利用一定的写作方法完成的具有即时性特征、内容短小精悍的写作形式。微写作并不是一种无形式、无内容的写作活动,而是一种抒发情感、言之有物且具有独立交际功能的写作模式。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程中,微写作教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写作教学方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微写作的特点,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具体的微写作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发挥出农村学校的优势。这样有利于逐步构建起高品质的语文写作课堂,从而通过有效的写作活动逐步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价值
第一,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写作学习的困境。在长期以来的初中语文课程中,写作教学通常是大规模的写作活动。这种写作教学模式往往具有比较强的系统性与复杂性,所以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通常会根据单元写作任务开展写作,所以學生获得的写作机会是比较少的。运用微写作教学,可以将单元内的写作任务进行适当的分解,并将写作活动融入日常的语文课程中。这不但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而且将写作活动与其他语文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一方面,微写作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微”,即篇幅短小。相对耗时较长的常规写作,微写作活动降低了写作活动的难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对写作活动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在微写作中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从而使写作活动契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这样一来,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产生强烈的写作热情。
第三,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积累。微写作活动最初源于网络平台,即创作者在网络平台上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感受,所以微写作活动具有即时性特征。基于此,学生在微写作活动中可以将身边的人、事、物、景作为素材来源。由此可见,微写作活动拓宽了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渠道,对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积极影响。
第四,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是微写作活动的组织者。微写作作为语文课程中一种新颖的写作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并且要不断思考怎样将微写作活动融入日常语文教学中。
二、 农村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
第一,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抑制。无论利用任何方法组织微写作教学,学生都应是课堂的中心。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相对比较滞后,所以在实际的微写作教学中,课堂角色定位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教师仍然牢牢掌握着教学过程的主动权,而学生在微写作活动中则处于从属位置,只能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写作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受到抑制。
第二,微写作教学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在当前的微写作教学中,教师有时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微写作活动自身的优势。其中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没有设计形式多样的微写作活动,有时仍然在沿用常规写作教学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会使教学内容流于表面,无法使学生深入参与微写作活动中,而且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从而削弱学生微写作的热情。
第三,割裂了微写作活动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当前的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中,“闭门造车”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消除。也就是说,微写作活动往往局限在语文课堂中,没有构建起写作活动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只能在语文课堂中凭空想象。受此影响,学生在微写作活动中容易文思枯竭,甚至存在胡编乱造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学生的作文质量。
第四,教学评价有待改进。评价是微写作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但同时也是教师容易忽视的环节。在当前的微写作教学评价中,教师单向评价仍然是主要的评价方式。实践表明,仅仅利用这种评价方式,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无疑会对后续教学活动的调整造成阻碍。
三、 农村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施原则
第一,主体性。在微写作活动中,只有增强学生的主观感受,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微写作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教师应遵循主体性原则组织微写作教学。在这一原则的引领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恰当的方式提高学生在微写作活动中的参与深度。
第二,启发性。尽管微写作降低了写作活动的难度,但相对其他语文活动,微写作仍然是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同时,从课堂角色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组织者的作用。所以教师应遵循启发性原则,对微写作过程进行一定的指导。
第三,多元化。简单来说,在微写作教学中,多元化原则强调要使教学全过程的组织方法更加多样和灵活。比如,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灵活选择微写作活动的形式。在微写作教学评价中,也应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方法。
第四,发展性。学生的写作能力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在微写作教学中应遵循发展性原则,以发展性的眼光了解学生的变化。同时,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通常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轨迹,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应避免急于求成,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
相关推荐
[姚琨 孙耕梅] 培植英语文化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
[何静]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钱利] 浅谈多媒体介入初中美术设计课程
[钟少军] 关于初中化学学习难点的突破策略的研究
[周淑贞] 提高河南农村留守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张家成] 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卓丽钦] 初中英语新课导入环节案列解析及反思
[刘贝超] 农村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赵爽] 小学语文中经典诗词教学问题研究
[周文国] 浅析小学语文中的有效教学策略问题
[蓝敬瑶] 基于新时期汉语文学理念的时代化特点研究
[樊雅琴]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
[李彬] 论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娜仁其木格] 谈多媒体在优化蒙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杨文华]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