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8196 点击:
  作者简介:岳艳红(1975~),女,汉族,山东东营人,滨州市第一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跨学科项目式教学。
  摘 要: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黄河文化不仅为我们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人文和经济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数学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黄河文化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进一步提高課堂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依托黄河文化创设故事情境、信息化教学情境和综合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方面能力都有所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黄河文化情境;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38-0079-04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才能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会直接讲解例题,通过例题来了解知识点,然后进行巩固练习。但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一定影响,而且也不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教师应该结合黄河流域文化元素创设故事情境、信息化教学情境和综合实践活动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识。
  二、黄河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把黄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黄河文化以其独特、丰富的内涵,鲜明的特色,成为我国文明和进步的象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高中生提出了新要求,这就是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的学生。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推动学生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素质的提升,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可以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平台,提升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黄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如下:一是黄河文化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相一致。从这个角度来看,黄河文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点,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相一致。二是黄河文化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旨在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黄河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黄河文化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数学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黄河文化,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黄河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通过黄河文化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依托黄河文化创设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四是黄河文化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形结合”是数学的一种基本思想和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将黄河文化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引入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实践能力。五是黄河文化是传统数学的瑰宝,是高中数学课程资源。黄河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是数学的核心,也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这些可作为重要的数学课程资源。同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黄河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成就,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依托黄河文化创设情境,提升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创设故事情境,围绕黄河流域的数学故事提升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
  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在高中阶段开展数学学科教学时,要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阶段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构建更加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创设与黄河流域有关的数学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体会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情况、了解黄河流域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和区别;教师还可以创设与黄河流域有关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验与黄河流域有关的数学知识。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对黄河流域的认知。教师在创设数学故事情境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对黄河流域的情感,并以此作为故事情境创设的基础。在创设故事情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自己对黄河流域的认识为基础,创编故事。在创编故事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经验进行创编,也可以根据自身理解进行创作。在创作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有创意、有见解的作品,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表现不佳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作品,教师要给予批评。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创编能力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其次,教师要结合黄河流域的历史,创设与黄河流域有关的数学故事情境。在高中阶段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结合黄河流域的历史,创设与黄河流域有关的数学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感受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情况、了解黄河流域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在讲述“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结合“黄河”“长城”等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史,引导学生体会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同时也可以从数学史角度讲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教师还可以结合“最小公倍数”“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函数”等内容,创设与黄河流域有关的数学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体验与黄河流域有关的数学知识。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是如何被应用到具体问题解决中的,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