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7567 点击:
  作者简介:江良英(1979~),女,汉族,福建武夷山人,武夷山市湖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本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是当前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和方向。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以往语文教学中往往忽略了本土文化的融入,于文化传承以及学生发展而言都产生了消极影响。武夷本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要立足当前文化入课堂的问题,找準融合课堂的方向,关注文化入课堂的价值,从语文学科特征入手,多维度拓展融合教学思路,从多角度入手渗透传统文化,搭建符合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提升的语文学科活动平台,从而实现小学语文融合课堂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本土文化;情境创设;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1-0035-06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语文的总目标首次提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感受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可见,武夷本土文化融入课堂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不仅如此,文化入课堂也是提升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目标的具体路径,因此如何将武夷本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立足当前本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问题,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从本土文化特征、学科特征入手,从课堂内外多渠道、多路径探索符合学生学习与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平台,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同时达到传承本土文化的目标。
  二、明确问题,找准融合方向
  传统文化入课堂是语文学科教学发展的新方向,但是在以往语文课堂教学与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思路比较局限,过于追求所谓的“高大上”的文化形式,忽略了本土文化,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程度欠缺,舍近求远,教育效果也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武夷本土文化是非常有特色的乡土文化形式,蕴含丰富的文化内容,然而当前武夷本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却不尽如人意:首先,当前武夷本土文化并没有真正与课堂教学融合,模式化、形式化是主要问题,大部分都是通过环境创设的方式,比如在校园内张贴武夷风光图片、挂文化名人的头像简介、布置一个极少利用的茶室等,这些模式化的现象并没有真正发挥到育人作用。其次,大部分老师、学生、家长对武夷本土文化的发展并没有深刻的了解,在日常语文学科教学活动安排中,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没有深入挖掘本土文化与语文课堂知识的契合点,因此并没有达到丰富语文课堂内容、拓展语文课堂思路的教学目标。最后,语文学科与武夷本土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开展较少,参与人数也相对较少,跨学科实践活动、研学活动等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对武夷本土文化的了解、传承、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也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基于上述几方面问题,语文课堂与武夷本土文化的融合,要从本土文化的特色以及语文课程的特征入手,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诸多方面入手,将武夷本土文化的特色融入学科实践过程中,从而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三、明确要点,清晰融合价值
  本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的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结合学科的特征、内涵等,从多维度入手,搭建符合学生学习的文化融合活动平台,为语文学科改革以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平台。
  首先,武夷本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结合,要坚持与学校同步,武夷本土文化形式多样,且学校也展开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因此在文化融合中,要立足学校校本课程要求,结合班级学生学情,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文化融合课程模式,达到加深了解、传承文化的目标,同时也能够彰显学校教育特色。
  其次,武夷本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要坚持趣味性、多样性、持续性原则,小学阶段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因此结合本土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在融合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营造良好的文化融合氛围,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形式,从而增加学生了解家乡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由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以及实践活动等诸多方面入手,搭建多样化教学平台与实践活动模式,拓展语文学科教学思路,最终实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质量的目标。
  最后,武夷本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融合,要坚持教师为先导的原则,以往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之所以本土文化的融入内容相对较少:一方面,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学时间、课时安排等方面对学生都会产生诸多维度的影响,而且部分学校并没有给予方向以及素材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往往只关注教材本身的内容,对其引申内容以及其隐藏部分的内容并没有足够的关注,甚至部分教师直接忽略了文章背景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只针对教材中的生字词、段落大意等进行大致讲解,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本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过程中,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要从时间、空间、素材等诸多维度给予语文教学足够的支持,从不同环节入手,比如在每周语文正常课时安排的基础上,可以借助学校公众号、班级公众号等进行武夷本土文化的展示,比如将“跟着课本去旅行”中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发布到班级活动平台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视频内容的选择。另一方面,教师要借助多种渠道丰富自身对武夷文化的认知深度,比如参与学校组织的武夷文化教师研学活动,对武夷地区的各种文化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像建盏技艺、大红袍制作技艺、红茶制作技艺等,通过实际考察了解本土一些特色的传统技术与文化形式,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便利性优势,对武夷本土文化进行多方面的整理,比如相关的传说、神话故事、圣贤故事等,并事先将搜集整理的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