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7585 点击:
  作者简介:赵超(1984~),男,汉族,四川内江人,深圳科学高中,研究方向:高中历史。
  摘  要:以大概念为引领实施主题教学,是教育改革背景下一种新型学习理念。大概念贯穿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通过围绕重要概念规划主题,采取问题情境设计、构建单元问题框架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深化对大概念的认知,提高教学质量。为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文章以问题情境在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出发,从依据教材资料构建问题情境、依据已学知识构建问题情境、依据生活事例构建问题情境、依据历史文献构建问题情境、依据影视资源构建问题情境等角度出发,总结创设路径。意在发挥大概念的统筹优势,借助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1-0141-0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的改革设想。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大概念的具体内容,在教学中基于主题构建大概念,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在大概念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构建核心概念,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收益。因此,广大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关注问题情境设计的重要价值,基于学情及课程要求,优化教学内容,构建良好学习环境。
  一、问题情境在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中的必要性
  为实现理想化的教育目标,教师需要明确问题情境在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价值。为此,笔者进行深度分析,总结如下:第一,大概念是新课标中首次提出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和核心人物,反映学科本质的同时能够将关键思想与具体内容联系在一起,以核心概念为牵引,实施主题教学,可以有效幫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完整的概念框架系统。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能够促进个体独立思考、探索,使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盲目依赖,在情境的引导下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学科大概念,最终达到发展自身核心素养的目的。第二,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随着教育的不断演变,问题情境在现代教育中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以问题驱动学生思维发展。通过情境创设手段,能有效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连接,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大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使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生成对高中历史学习的兴趣。第三,问题情境设计需要遵循相关性原则、概括性原则以及启发性原则,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教学策略设计阶段,教师不仅要掌握每一单元的重要概念,同时也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设计问题情境,保障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通过长期实践,教师教学水平以及专业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以上,基于问题情境开展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及学生的发展。因此,广大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强化问题在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学习中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系统性地掌握学科内容。
  二、问题情境在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中的创设路径
  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问题情境创设路径应保障多元化,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帮助其在学习、探究中实现良性发展。
  (一)依据教材资料构建问题情境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参考,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材料的直接来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建立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巧妙借助教材内容构建问题情境。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细心阅读教材的意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围绕大概念进行规划,再构建单元问题框架,帮助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实现高效学习。
  以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教学为例,本单元包含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诸侯纷争变法运动、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以及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这四大部分内容,按照清晰的时间顺序阐述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在备课期间,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研读,明确本单元重要概念为“人类社会形态从低阶向高阶的发展”,意在帮助学生通过本单元知识学习树立唯物史观,感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明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联系。回到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核心概念拟定核心问题: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是如何建立的?再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资料,围绕核心问题情境自主设计子问题。例如,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中关于对禅让制、阶级阶层分化的描述提出问题:国家是如何统一的?从部落到国家都经过了哪些发展?在子问题设计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将子问题再进行拆分,分为细小问题,如:建立一个国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社会形态与经济、制度、文化之间有哪些联系?通过单元问题框架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大概念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在情境作用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学生通过学习建立唯物史观。
  如上,利用教材资源构建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提出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活动参与意识,突破传统机械化讲授弊端,使学生在思考、探究中实现深度学习,更加系统性地掌握学科内容。
  (二)依据已学知识构建问题情境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需要通过历史学习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能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在构建问题情境时,教师不仅可以结合教材内的新知识向学生提出问题,还可以利用过往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对学生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在解答、思考的过程中摸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准突破点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对史实产生准确的理解。这样,既能考查学生对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帮助学生顺利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发展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