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碧琪 字数:4465 点击:

【摘要】重要他人是对儿童的自我与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重视家长、教师与同伴等重要他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互相配合与支持,充分发挥家长的激励与督促作用、教师的权威与师范作用、同伴压力的积极作用以及同伴的榜样作用,进而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共育;重要他人;家庭教育;儿童

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与“双减”政策的实施,家校共育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的两大教育系统,需要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意志的独立性还比较薄弱,容易受到周围他人的影响。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对儿童的自我与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称为重要他人。对于儿童而言,重要他人主要包括教师、家长以及同伴等。重要他人会对儿童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和个性品质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家校共育要重视儿童的重要他人,充分发挥家长、教师、同伴等重要他人对儿童成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一、家长:激励与督促作用

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长的道德品质、行为举止以及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直接影响着孩子,并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一)发挥家长的激励作用

在家校共育中,教师要重视与家长方面的合作,为家长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充分发挥家长的激励作用。比如,教师平时要加强与家长联系,就孩子的行为表现、人际交往以及学业表现等各方面进行沟通,多在家长面前表扬孩子,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在学校与在家中都能感受到被关爱、被欣赏。当孩子的进步能够被家长看到,并得到家长的肯定与激励,孩子前进的动力就会更为强劲。

(二)发挥家长的督促作用

当孩子出现某些问题行为,仅靠教师的教育难以改变时,教师应该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并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与家长达成共识,充分发挥家长的督促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共同帮助孩子往积极的方面转变。通过争取家长这一重要他人,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教师:权威与示范作用

在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正式教育后,儿童的重要他人逐渐由家长转变成教师。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教师是儿童心中最主要的知识权威。儿童在学科知识、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目标等方面都会信服并遵从教师的要求,儿童会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在教师的心中树立一个好学生的良好形象。

(一)发挥教师的权威作用

基于学生对教师的信服与遵从性,教师在学生面前有必要树立教师权威,维护教师的威严。比如,新接管一个班级或是新学期伊始,教师就要组织全班共同建立班级的规章制度,制定课堂纪律要求,明确具体的奖惩办法。一旦确定后便严格执行,这一方面可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另一方面能够树立教师的威严。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学生信服教师权威,就会有模仿教师、接近教师的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学生的向师性。基于儿童具有较强的向师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自身的的一言一行,做到为人师表,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与表率作用。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坐姿端正,那么教师在平时也要注意自己坐姿;教师对学生说要多阅读课外书,那么教师也应该是个热爱阅读的人,可以在阅读课上与学生一同阅读一本书,共同进步与成长。

三、同伴:同伴压力与榜样作用

随着儿童进入小学中高学段,同伴对儿童的影响在逐渐增强。此时,同伴也成为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儿童在行为举止、穿着打扮以及学业等方面会在意和考虑同伴的看法,有意或无意地模仿同伴的做法,希望获得同伴的关注、认可与接纳。

(一)发挥同伴压力的积极作用

儿童在各方面感受到的需要遵循同伴的规定去思考与行动的压力,称之为同伴压力。学校教育可以思考如何利用同伴压力促进小学生的行为表现与学业表现,让同伴压力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可以在各种班级活动或比赛中发挥同伴压力的积极作用。全班按照组别或性别分组进行竞赛,制定相应的比赛规则,让全班明确每位同学的表现都会影响到小组的比赛成绩。当小组成员朝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时,后进生在这样的竞争氛围中也会由于同伴压力而努力跟上小组的进度。

(二)发挥同伴的榜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