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世安 宋媛媛 字数:4399 点击:

【摘要】阅读是语文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阅读能力的高低会对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掌握、对所要表达的个性体悟有不同的影响。中学语文是初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搞好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其语文阅读的水平,是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阅读体系建构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的教学理念、任务目标、方法过程都在不断地变化。阅读是初中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将对学生语文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新课标要求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发展,注重学生学习的需求和个人的差异,注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推动学生的自我发展,进而达到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下,创新教育理念是重要前提。作为新教学理念实施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意识和能力方面会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初中大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依然比较落后,存在突出的“应试导向”和“学生观偏差”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学生年级的提升意味着其选择学习内容的自主性被削弱,这也是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所在。尤其是对高年级初中生来讲,因为需要面对“中考”问题,为保障升学率,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所有教学活动时往往都是为提高升学率做准备,分数、升学必然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所以,部分教师很少会关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视此类学生为“鲜花”,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或然成为“粪土”。这种差异化的教学理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手段等带来影响。长此以往,成绩差的学生自尊心必然严重受损,这使其在日后的学习中,即使有想要向教师请教的问题,也会因为缺乏勇气而选择放弃,此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首先,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和视频等多种媒介,多角度、多层次、多梯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巧妙地设置疑问,就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更积极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教师要从语言、行为、道德、文化等几个层面去创造一个比较完善的形象,使他们能够从自身的文化素养中体会到阅读的美感,从而开始对阅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应做好朗读的示范,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在范读时,要有对应的面部表情、音高语调、手势体态,使枯燥、抽象的词语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新颖,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能够更直接地传达出创作者的情感,便于学生深入文本,引起阅读兴趣,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

(二)培养学生阅读技巧

在当代教育中,提出问题常常要优于解答问题。所以,在实践中,首先要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运用多种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发问,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到语文阅读中去,提高他们的好奇心、参与度。要实现上述的教学目的,使学习者能积极地提出问题,就必须善于运用各种教材,运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建立适当的问题教学情景,使问题逐渐消失,使问题产生的心理阻碍得以消解,使问题得以具体明晰。比如,可以从重点词汇、课文题目、文章的矛盾之处、文章的详略安排、文章叙述的改变等等方面提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反思,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遵循作者的思想认知,以文章主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置问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剖析,并对问题进行反思和回答,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闭环”,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

(三)强化学生阅读积累

语文阅读的最关键还在于积累。所谓“水滴石穿”指导“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便是如此。在初中阶段,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本把握能力是很关键的。一是要教会学生怎样挑选合适的作品并进行朗读;二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段的学习习惯;三是在读完之后,要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撰写心得感悟;四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环境,让学生想说、会说;五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把每天的思想和感知都记在一起,形成累积。通过语文实践课和阅读分享课,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积极交流自己的阅读经验,将自己心中的“好书”与大家一起分享,从而在班级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