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聪 字数:4366 点击:

【摘要】为落实大会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是改革学生评价,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该表述在党的教育方针中同样有体现。近些年来,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加,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占据了教育评价过高的比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受到较大限制,且学生心理问题日益明显。本文基于五育融合背景下探讨德育实践路径分析。

【关键词】五育融合;德育;实践路径

前言

五育融合背景下对初中德育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需要初中教师明确德育管理的目标,并且按照该目标继续前进,才能进一步强化其管理效能。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质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以此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学生的德育管理效能,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还能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素养,以此提升自身的优秀品质。

一、开展活动,提升德育效用

教师可以以“德育知识”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其中,了解德育理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去探望老人、组织学生去孤儿院送温暖等活动,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可以给学生播放、讲述一些雷锋事迹、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为学生树立德育榜样,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带来正面影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思想道德意识的培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相关精神品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践行其精神品质。

二、端正学习,明确智育培养

首先,我们要明确智育的主要目的是以系统的科学知识传授为基础,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教育。智力包括观察、记忆、注意力、思考和想象,学校要从多方面来进行智育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学习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科技也在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信息社会和网络社会,其信息量爆炸增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师已经无法传授给学生全部知识,学生必须要自己学会掌握学习的能力,教学模式必须由原来的“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从单纯的“满堂灌式的教学”转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式的教学”。智力教育评价不应局限于学业成绩的评价,而应从学生智力教育的综合表现出发。

三、以体育人,提升体育素养

因为初中时期的学生年纪都不大,他们的身心正处于发育阶段,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理,乐于模仿电影、视频片段中的故事和情节,并且对周围经常接触的人也会进行模仿,比如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实际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最显著的情况就是必须要用到的体育器材,比如足球、垫子、篮球等。这些物品是学校的公共财产,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主动整理公物并在日常使用时注意爱护,以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心灵和情感上和教师产生共鸣,公平公正地看待、对待所有学生,以保证所有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体会到教师的关心与关爱。从而通过自己的言行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教育。例如在实际开展仰卧起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用到垫子这一运动器材。在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在移动垫子的时候,会直接用手扔或者用脚踢,这种方式都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爱护公物意识和良好行为的养成。

四、感悟生活,促进美的吸收

绘画、音乐等艺术教育并不代表美育的全部。美育不等同于艺术教育,,单纯的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审美与感性生活的联系。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要注意将生活中的情境融入课本的学习之中,这样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之美,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教与学在自然的状态中进行,教得得法,学得轻松。总之,教育贵在以人为本,发挥各个学科教学的美育功能,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渗透过程,要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追求和认识,教师也能整体地、客观地评价学生美的素养。

五、言传身教,提高劳动素养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开设各种不同的特色活动。例如:学校着力以校内种植园为载体开展劳动体验教育,构建学科融合、校内外协同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校园内的种植区域要以四季为基本模式,实现不同植物的种植区域。春天的迎春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等,从四季的特点出发,让学生来种植花朵,在这样的种植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花卉种植的劳动技能,同时体会到了中国花卉所带来的人文内涵。不同的花卉也被中国人赋予了不同的品格,结合诗词教学活动,整个劳动技能活动变得更为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设“家务劳动我最行”“校园清洁有妙招”等活动课程,通过学习与实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一定的劳动习惯。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