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盛敏 字数:9037 点击:

[摘要]促进“双减”进一步落地,学校要不断探索“适合的作业”体系,管理者要和教师取得共识,构建团队行动力;统一作业类型,确定总量“天花板”;细化作业流程,明确作业目标;提升课堂效率,创新评价形式;拓展作业形式,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升课堂效率,创新评价形式;“减”学科作业,,“增”体艺音美劳等学科实践作业。强化学校教学主阵地,设计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作业。

[关键词]“双减”;适合的教育;适合的作业;作业管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已然落地一年,如何持续推进此项工作,真正做到“减量不减质”,依然是摆在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学校管理者打破作业管理僵局,构建“适合的作业”体系,才能循序渐进,促进“双减”进一步落地。

一、取得共识,构建团队行动力

所谓“适合的作业”是指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作业。是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而精心设计的作业。

构建“适合的”作业体系,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任何一种新制度的建设,首先要让行为实施者了解实施意义,取得共识,才能事半功倍,有效推进。这里所说的“共识”,也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明白为什么要减负?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看到太多的孩子白天在学校学习,晚上回家继续“学习”,周末还要奔波于各类培训机构。睡眠不足、面露倦容的孩子比比皆是。小学生过高的近视率、体质监测的不达标,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却逐年增多……他们在教材和书本的学习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在户外自由玩耍、捉虫掏鸟的孩子越来越少,这是对童年时光的巨大浪费。仅是这些现象就足以让我们惊醒和反思了。

从学校层面来看,教育评价方式单一,学生考试成绩的简单量化成为教育质量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一些教师由于专业素养不够,课堂教学节奏拖沓,不能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学不全、学不透。只能借助刷题巩固知识,造成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带来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矛盾、亲子之间的矛盾,继而影响了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

厘清现状,才能取得共识,形成团队合力,才有可能上下一心,为“双减”后续各项工作的真正落实,做到脚踏实地。

二、统一作业类型,确定总量“天花板”

如何才能真减负不减质?长期以来,教师对作业的认知越来越单一和固化,作业几乎等同于教辅资料和试卷。顾明远教授在《热点问题冷思考:透视中国基础教育》一书中指出,当前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三个表现方面是“超标”“超时”“超量”,特别是教辅资料的编写明显高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小学教育的难度要求[1]。为此,我们首先要规范作业种类、丰富作业评价方式、拓展作业途径,从这三个维度对作业进行规范。表1为例,从学生书面作业种类、评价形式、使用途径三个维度规范作业体系,控制作业总量。

三、细化作业流程,明确作业目标

研究发现,有效的作业应该经历这样几个步骤才能发挥其作用,即“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了解学生认知状态→进行分析统计→讲评辅导→学生订正错误”。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的“作业流程”仅停留在“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有时连“学生订正错误”都无法完成。在完成作业的方法指导上更是少有人提及,导致学生花大量时间完成作业后却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升。

为此,在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2]的前提下,我们提出其他年级每次作业必须经历上述完整流程,并遵循“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四原则来实施作业管理。教研组和年级组要加强对作业的统筹管理,级长负责每日审核并公示年级作业布置情况,发现超量要及时制止。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3]

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制定作业批改标准,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各学科教师可适当增加个性化评语。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建议:第一,每天的作业要标注批改日期;第二,学生在完成或订正作业时不使用涂改液、涂改纸;第三,培养学生及时订正错题的习惯,订正格式由各学科统一。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科和年级的集体备课,给愿意尝试“跨学科作业设计”的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定期开展跨学科作业和优秀作业设计点评交流活动,让优质作业资源和优秀创意能够“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带动全校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能力。逐渐让各学科逐渐形成自己的“减负增效”作业体系,从对教辅资料的依赖中解脱出来。让作业设计更具学校特色,更符合学情需要。

四、拓展作业形式,培养学生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