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淑贞 字数:8461 点击:

[摘要]项目化学习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强调学生“做中学”。项目化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讲—练”模式,通过驱动性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在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要以核心概念为载体,以任务推进为主线,以经验积累为目的,选取项目主题,设计项目活动,提炼项目成果。本文结合具体案例阐述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以积累更多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项目化学习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小学数学;策略;思考

近年来,项目化学习是我国教育着手探讨的一项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教学研究,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项重要支撑。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指的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现实问题,获得更深刻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在一个项目化学习中,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提出问题;(2)规划方案;(3)解决问题;(4)评价反思。项目化学习和传统学习方法相比,学习方法更灵活,研究范围更广泛,可以作为数学教学的辅助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关注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培养。项目化学习的推行,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分享等,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项目化学习留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个性化思维,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设计学习方式,制订学习计划,吸引学生学习,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一)打破课堂局限,拓展研究范围

项目化学习强调问题驱动和小组合作学习,打破课堂局限。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这一传统的“讲—练”模式,打造“以问题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需要充分彰显该种方式的优势,积极拓展数学教学内容的研究范围,应用学生喜欢的内容确立项目化学习主题,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能保证更多领域中的内容和数学知识相匹配,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广阔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甚至真实的生活问题记录下来,对其进行转换,使它们转变成一个个驱动问题,让学生来完成这些学习“项目”,以掌握数学知识,领悟数学知识,实现积累课本知识到形成数学概念的跨越。

(二)融入生活教育,落实综合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积极开展和学生现实生活有关的学习项目。研究此类驱动性问题,可以获得超出数学之外的知识和体验,可以提升学生对不同学科与知识的整合能力,进行跨学科学习,实现真实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较多老师并不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也没像其中数学知识内容一样扎实开展,甚于没有落实。项目化学习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的保证。如《1亿有多大》《营养午餐》《节约用水》《合理购物》等都是很好的项目主题。

二、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实施策略

(一)巧设问题驱动,激发学习兴趣

项目化学习是从遇到生活中的某个问题而开始展开的,问题的存在是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动力,它将推动着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学习相应技能的运用。教师要注重抓住数学本质问题设计驱动性问题,将核心知识与驱动性问题进行整体设计,保证学生对数学核心知识有足够的理解,经历数学实践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在六年级的数学项目化学习展示课《为妈妈设计一双高跟鞋》中,老师以一段精彩的芭蕾舞视频引入,并以两张照片的对比踮起脚尖与不掂脚尖两者间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芭蕾舞舞者跳舞时要踮起脚尖?”从而引出其中隐藏的数学知识——“黄金比例”。课例中老师把数学中复杂难懂的黄金比例知识,从最常见的芭蕾舞蹈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想要拥有更和谐更美的身材比例,可以借助什么方法来达成呢?对了,可以通过穿高跟鞋的方法拉长下半身的长度以达到黄金比例。本课以“如何为妈妈设计一双高跟鞋”作为驱动性问题,激发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对黄金比例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兴趣。

(二)强调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