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要】随着小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学生学习中的主要科目之一,小学数学应以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指引,并在教学中以量感可视化内容作为重心,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量感,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量”的认识更加直观,提升自己的感知觉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各项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对量感可视化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深析与研究,,并根据问题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量感可视化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导向。而在其中,将量感可视化教学作为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在量感可视化教学中,学生通过图片以及文字等,对“量”的认识与描述更加具体,在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也会减少。而教师在进行量感可视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水平构建合理的教学框架,从而帮助学生在量感可视化教学的影响下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量感可视化教学的漏洞
(一)教学中教师的量化意识不足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量感,体现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因此需要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有效调整教学中的侧重点。但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量化意识,在课程开展过程中,缺乏对学生量化观念的培养有效指导,从而导致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得心应手。例如在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了计算的方法以及法则后,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够很快解决纯计算的问题。但是如果遇到用计算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时,可能因为缺乏量感而导致未能顺利解答。
(二)学生难以理解教师的量感培养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接触到的都是基础性的知识,因此在学习的系统性上存在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识到学生缺乏相应知识背景的情况,将复杂的知识以学生能够感知的方式呈现,如可用一系列情境、操作或综合实践把本来不可见的量感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从而进行有效的量感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量感培养教学设计未能很好地在课堂落地生根,造成学生难以理解。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构建解题模型的思路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解题模型与思路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通过数量模型整理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清楚地认识其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而在培养学生解题模型和思路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量化思维进行引导,使学生的解题模型构建能够更加具体与完善,实现学习深度上的递进。例如在学习“分一分与除法”这部分的知识时,教材中设置了分物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游戏提高计算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动画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分物的过程,使学生对“除法”的认识更加具体,并能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内容构建数量模型,并由此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探究数量关系,从清晰的思路中梳理出解题步骤。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己形成的量感解决实际问题,更深刻、更具体地丰富学生的量感。
(二)运用估算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在量感可视化教学中,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应用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量感培养效果。而在教学中通过开展估算教学,提高估算教学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进而提高学生计算过程中的准确率。而教师在开展估算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常见的问题,如对时间长短、体积大小等进行定向的估算教学培养。例如在“方向与位置”的学习中,对方向和距离进行定位时,学生需要对方向角度和距离长短有较为准确的判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实物距举例,例如在黑板上画一定点,让学生估算定点处在黑板中的什么位置,如“某点在黑板从左到右约1米处,从上到下约0.5米处”。或者在教室中,某一位同学处在教室的什么位置上,如“第三排第二列的学生,在教师西北方约一米处”。从而使学生对距离长短和方位有准确的认识,能够灵活选用参照物,进行更准确的估算,以估算学习促进学生对量的感知,达到对自身量感培养的教学目的。
(三)通过问题情境的构建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相关推荐
[白静华] 多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王晖] 浅谈如何实施人性化管理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
[马金花] 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杨少坤]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周献策] 新媒体背景下基于管理科学视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析
[吴锦嵩] 减能增效背景下企业处置闲置报废物资的路径探究
[黄伟鹏 曾嘉亮]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浦发银行打造小微金融全新模式研究
[黄安梁]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
[周辉] 基于学生工作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对比调查
[池志勇 李荣菊]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正向效应”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及
[李峰] 浅析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省高校区域化发展的模式和路
[李玉华] 专业对接产业背景下武陵山区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刘建望]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乔春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职业生涯发展融合研究
[孙立雄 孙冬雪] 共青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