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汉彬 字数:4642 点击:

【摘要】在初中学段,数学学科比其他学科相对抽象,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学科思维养成和数学能力提升提出了明确要求。微课是互联网技术下课堂教学的创新,能以更加直观、更好理解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微课的设计稍显复杂且效率不高,在双减教育背景下,运用微课开展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实质地减轻学生的课内外学习负担,实现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加强。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微课是目前新课标教学所提倡的教学,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初中数学微课教学。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作用

教师采取微课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而且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且能够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学习,为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日出的情境,通过观察日出前、日出时以及日出后太阳与地平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直线与圆相切、相交以及相离的关系。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欲,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

(一)运用微课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学生想要获取数学知识,单纯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一些较为典型的习题,这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都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整合,教师也要向学生讲解清楚,让学生知道自身问题的所在,以便再次遇到相同问题时能够正确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收获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知识时,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线段图掌握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以此进行应用题的解答。如“小杰步行上学,速度为每分钟60m,10分钟后,小杰妈妈骑车为小杰送作业本,速度为每分钟720m,两人同时抵达学校,求小杰步行上学总共需要多长时间?”在进行类似数学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现问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然后列出方程,,最终得出正确答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运用微课创设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境构建以及微课的结合教学是现代化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运用微课不仅能够促进知识点的直观展现,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基于此,实现初中数学思维的有效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实际应用--行程问题》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把线段图的分析这一部分重点知识内容引入到课堂上,让学生直观地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了解,也能够理解行程问题中数量的关系。教师可以针对这堂课程设计出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对于知识探索的欲望。如,环形跑道上的追击问题:已知环形跑道全长,和两人的跑步速度。(1)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求第一次相遇时间;(2)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求第一次相遇时间;(3)两人同地同向,其中跑得慢的人先跑,求第一次相遇时间;(4)两人同地同向,其中跑得快的人先跑,求第一次相遇时间。有关这样的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较为复杂,在此时通过运用微课,生动的把画面进行相应的展示,学生依据问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依据情境教学特征分析数学问题,建构合理的数学模型,依据数学模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进行解题。因此,微课应用于数学情境的创设,能够实现数学学习效果的快速提升。

(三)运用微课解决数学生活问题

在课后练习环节,为了迎合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也需要完全摒弃之前繁重、枯燥的基础知识练习,而是需要让学生以实际的生活问题解决作为出发点应用理论知识。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章节的过程中,因为其中涉及到了有关数据的调查和统计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将校园中存在的小花园作为出发点。向学生提出今年春天的时候校内的园丁在校园10平方米的小花园内撒入了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颜色的花种子,并且这些种子都已经健康的发芽成长、开花,向学生提问如何准确指导小花园中红色、黄色、白色的小花各自的数量。教师所提出的这一问题是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关联较为紧密的场景,学生通常会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在现实情境的影响下,如果使用逐一清点的方式,因为花朵本身较小并且数量较多,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入普查、抽样调查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以及各种方法。在课后的作业练习环节,教师为了降低重复枯燥的基础知识练习,完全可以将家庭中生活用水以及二次用水的利用状况等方面作为调查主题,让学生深入到社区进行数据收集,将最终所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作为作业的最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