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月姣 字数:2120 点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的教育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仍然有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墨守成规,保留旧的教育理念,不敢打破常规导致教学质量低下、课堂氛围较差、学生理解掌握情况较差等等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推进新课改的进程,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转移教育主体,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敢于打破常规,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实现教育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教育理念;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还要全方位的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合理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数学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班级整体的学习效果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小学教师首先要把握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从教会学生知识转移到教会学生学习,真正的实现小学数学的教育创新。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切实关心学生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有部分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平等的师生关系,容易与学生产生对立,没有真正深入的了解学生,从而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课堂氛围不浓厚,效率低下等问题。例如,在课堂过程中面对多种解题方法的题目,有些学生会提出自己的独特方法,虽然可能是一些不成熟或者不正确的方法,但是数学教师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对学生进行支持鼓励,然后若存在错误再进行指正。而不是遇到错误就一味的批评打压,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课外生活中,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新课改的形势下,学习的主体从老师转移到学生身上,这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同时,数学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更好的发展。例如在讲解多边形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实物图形展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多边形,再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修改指正,完成统一的公式推导。并且课后安排专门的时间为有疑问的学生进行答疑。在这个过程,教师只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和适当的帮助,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三、注重课堂实践练习,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小学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互结合起来,着重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分数加减法的相关内容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先引导学生依据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等内容进行自己学习,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推断和验证,最终得出正确的计算方法。在现实教学活过程中,小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小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深刻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探究方式的教学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小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也会逐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深入了解教学规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一个完整良好的学习过程不应当是老师简单直接得进行知识传输,而应当是学生主动探究、将知识化为己有的过程。根据这一教学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自主探究知识的机会,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教师课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自主学习方案,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引导纠错作用。例如在讲解圆柱与圆锥这部分内容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学,了解把握小学生对圆柱圆锥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实物展示为学生展示圆柱与圆锥的形成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完全理解,更加直观教学效率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