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民俗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每个地区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生活习惯和生活变化是不同的。“入乡随俗”这句成语就在某些程度上道出了了解一个地区风俗的重要性。中国民俗文化具有多样性与复合性、地域性、实用性、群众性、传承性的特征。它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具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规范道德、维护社会和谐、提升生活质量、培育审美意识等功能, 这些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活动。
关键词:中国民俗;特征;阶段
1 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
“民俗”一词在我国出现得较早, 儒家经典著作《礼记·缁衣》云:“故君民者, 章好以示民俗, 慎恶以御民之淫, 则民不惑矣。”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活文化现象, 故有人称它为“文化”或“社会生活文化” 。具体反映在民族的生产、岁时节日、婚姻丧葬、文娱活动、道德礼仪等方面, 具有多种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样性与复合性
经过几千年的不断融合, 我国成为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数十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的每一个民族, 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 中国民俗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由于地域辽阔, 即使是同一民族, 也呈现出“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的特点, 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同时, 中华文化向来以包容四方的气度著称于世, 其中民俗文化更是如此。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先后吸收了来自中亚、西亚及印度等地区的多种民俗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传入, 对中国民俗具有极大的影响。如,形成了“腊八节”等新的民俗节日。这些异域风情, 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宝库。
2.地域性
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 民俗文化总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 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生活形式, 不同地域的中国民俗文化代表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成为某一地域的一种文化标志, 以至于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表现, 就可以判断出他是哪里人, 属于哪个民族。
3.实用性
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文化最本质的特点。中国民俗文化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人们依赖民俗开展生产, 繁衍后代, 寻求精神愉快。民众创造了民俗, 民俗服务了民众。可以说华夏民族的民俗活动是一种有所为的活动。每一个民俗现象, 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某一个方面的需要而出现并保存下来的。由于这种有所为的实用性目的存在, 才使民俗文化的约定俗成和世代传承有了积极的思想基础。
4.群众性
中国民俗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果, 是人民群众创造了民风民俗。每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活动, 都是在广大群众的自参与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如春节拜年、元宵观灯、清明扫墓、端午吃粽子与赛龙舟、七夕乞巧、中秋赏月等都是为全民参与的节日活动。同时, 各种民俗节日活动从内容到形式的传承、演变, 又总是群众根据自身的意愿和需要而决定取舍的, 受当时的统治者政治意志的影响较少。例如, 清明节起初是祭祖的节日, 后来人们自创的增加了踏青、荡秋千、插柳等健身、娱乐的内容, 于是就成了复合性节日。
2 中国民俗发展的几个阶段
自本世纪功年代末发端的中国民俗, 经历了近80年曲折的发展过程。关于它的历史, 以往陆续发表过不下20 篇综合性的论述, 至于对其中重要学术代表人物或各种局部性问题的论述就发表更多。
1.发起阶段:
五四时期的歌谣学运动(1918一1926),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兴起了征集和研究歌谣的学术活动, 中国民俗从此开始起步,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登载了一篇《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 号召师生和全国教育界人士关心或实际开展搜集歌谣的工作。简章通过对歌谣入选条件的规定, 表达了征集歌谣的意图。简章要求歌谣作者, 必须对方言俗语加上注音, 对“ 历史地理”背景给予注明, 对于其中的歌曲也要谱记其音乐等, 这种科学搜集方法的提出也是史无前例的。民俗学以征集歌谣为起点在中国发生, 于此可见端倪。1920 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1922年12月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俗学刊物《歌谣》周刊。周刊的( 发刊词》明确说明了搜集歌谣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民俗学的研究, 认为“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资料”,而“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业”。二是为了发现歌谣的文艺价值, 即“表彰现在隐藏着的光辉”,同时根据“人民的真感情”,使新的“民族的诗”产生。这样两个目的的提出是非常有号召力的, 因为当时的知识界正涌起一场以“科学”和“民主”为两大旗帜的新文化运动。
2.形成阶段
中山大学和杭州等地的民俗活动( 1927 一1937 ),1927年“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民俗学会”成立, 广州中山大学由此成为北京大学之后的又一个民俗学运动中心。不久, 在中山大学直接、间接影响下, 厦门、福州、浙江郸县、广东揭阳、杭州、四川等地也相继成立民俗学的团体。加上还有一些地方出版民俗学刊物, 可以看出作为新兴学术的民俗研究, 已经从发源地的那京向外地推广, 特别是在南方活跃了起来。形成这种局面的一个直接原因, 是以北京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已经退潮, 北大一批教授不甘寂寞, 纷纷南下, 一些人到了新的革命策源地—广州, 国立中山大学成了他们集结的一个地点。中大民俗学会的工作按照初订的计划开展, 取得了四方面成绩。第一, 建立了民俗陈列室; 第二,1928年派史禄国( 俄籍)、容肇祖、杨成志赴云南调查少数民族, 后来发表多种报告; 第三, 举办了民俗学传习班; 第四, 出版《民俗》周刊和民俗学丛书等。中国民俗学在诸多研究方向上取得进展, 并出现一些在理论方法运用与创新方面较为成功的范例, 这表明民俗学中国在已经初步形成。
3.缓进阶段
战争年代民俗学,在各区域中的进展( 1937 一1949 年)由于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以后, 民俗学已有的机构和刊物不能继续下去。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在8年当中, 民俗学者及对民间文艺进行搜集与研究的一些文艺家, 分别在三个区域中, 面对新的环境, 从事接近民众的调查和开展学术文化活动。这三个区域的民俗学, 情况有很大不同。大体来说, 在西南大后方,, 民俗学与民族学结合得更为紧密; 在西北陕甘宁边区和华北等地的抗日根据地里, 对民间文学的搜集、讨论及学习运用, 成为了主要的工作; 在沦陷区, 一些学者坚持了自主的民俗学调查与著述。
3 结语
民俗文化的这些特征和功能, 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作为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2] 钟敬文.新的驿程[M ].北京: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
相关推荐
[张丹 李川] 在“中国梦”视域统领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思考
[李林 赖玥] 广西柳州市金融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报告
[姚琨] 中国文化传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杨帅] 印日关系的走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孙丽 刘禹莹 潘婧]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
[白清平 李长真]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戴宏军 王晓军] 边疆民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吕红艳 韦福安] 传承与重构:桂越边疆地区节日民俗文化发展研究
[徐景彩] 论中国梦与青年文化认同
[毛新华] 中国艺术品市场营销分析
[王洋] 论中国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衣丰] 中国私募基金发展障碍和对策研究
[唐剑峰] 煤炭开采领域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分析
[张炎] 浅析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史学观
[胡慧华] 探究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