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569 点击:

 【摘要】外语教学不是发生在真空里,而是与很多因素息息相关。影响社会语言学习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的包括一些社会变体(social variables)例如,谈话者,谈话主题和谈话人物,还有中介语等,而这些因素归根结底都与人们的认知原型休戚相关。 
  【关键词】原型理论 文化交际 
  原型型理论概述 
  对原型理论的研究是从颜色范畴开始的。(赵艳芳,2001:59) Berlin和kay 调查了98种语言。并以说20种各自不同语言的人作为实验对象,发现了焦点色,而Rosch则发现原型具有普遍意义,Rosch在这一研究中曾把多个形态各异的四边形放在一起让人们从中选择最符合它们心目中最理想的那个四边形,大多数人选择把正方形作为最符合它们认知的四边形,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会把其它四边形作为其理想认知。 
  学习者作出怎样的选择则受社会情境因素如文化习俗、历史渊源、政治、地理特征等,语言情境因素如语音、语调,音高、音重、中介语等。和时间因素即外语习得者学习时间点的长短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如何与我们的认知原型产生关联的呢?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 
  一、社会情境因素下原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每个国家都有其主流的与人打交道的方式,虽方式各异甚至有时天差地别但他们都认为他们与人交流的方式是最合理的,这是因为每个国家的认知原型是不同的,其价值观也有差异,这种差异是与个人所处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有所差别造成的,而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则是让我们产生摩擦,误会,甚至兵戈相见的重要原因。 
  英国人的保守是出了名的,他们很少谈及自己的隐私,说话也颇为谨慎,举止言行比较绅士,美国就有很大不同,他们崇尚自由,这个国家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了争取自由而浴血奋战的恢弘篇章,他们的历史赋予了他们热忱,而受孔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则信守中庸之道,先人后己,讲起话来常常比较隐晦每个民族的烙印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大浪淘金的结果。洪堡说:”语言是世界观”,又说,语言是一个民族人民的精神,每一个民族人民的精神就是其语言”。所以他们的交流方式并非非黑即白,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切不可与其社会情境相分割。入乡随俗这一成语,在我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仍有举足轻重地位。只有把语言放在其社会情境当中,做到相互理解,方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到和谐相处。 
  二、语言情境因素下原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模型认为在语言情境中,另一种语言形式的出现可能引起说话者倾向于选择其中一个语言变体形式。就这点而言,要如何在两者之中做出选择取决于伴随语言语言情境出现的因素。以英语为第一语言Grammar 1中,词首位置的辅音发清辅音,而词中和词尾位置同一辅音一般不发清辅音,而在以葡萄牙语为第二语言的Grammar 2中,这种发音方式就会被迁移到他们的学习过程中。 
  中介语(Inter Language)是语言情境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中介语的的产出其主要原因是语言学习者基于对第一语言的认知原型而形成的一种不规则的语言状态。在词汇意义习得过程中,二语学习者的构建原型类似于 Larry Selinker 所说的“中介语理论”——部分地源于母语原型,通常情况下又不同于母语原型和目标语原型,其终极目标是与目标语原型的高度匹配乃至完全重合。在这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构建原型处于不断地调整之中。构建原型与目标语原型的匹配程度对附加意义的理解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英语的认知原型,并对我们熟悉的第一语言的认知结构加以分析,在这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完成匹配度,才能更好的学习英语,才能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际。一个英语学习者如果不能流畅地进行表达,那么他自然不能表达内心的想法,更谈不上从外界获取知识和能量,融入一个他想要参与的世界,了解它的语言,不只是学会它的语言,则是走向它的第一步。 
  三、时间因素下原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原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流淌,在我们的空间内它是最为永恒的东西。所以原型在你脑海里,无时无刻不与现实产生交互作用,你对语言的认识也在产生着变化,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比如Grammar 1 为中文的一个人童年就开始移居美国并在那呆了十多年,他的价值观都要受到当地影响,那么他的语言更不言而喻,这是因为脱离了第一语言的环境,他大部分的信息输入都来自当地的教育,这种教育可以是来自学校的,也可以来自在当地有稳定收入的中产阶级父母,,或者是来自他当地的玩伴,长时间耳濡目染在语言的认知上会逐渐偏离第一语言并更加倾向于英语。当然随着时间的变化,他有可能在那有了自己的子孙后代,那么他的后代对第一语言的认知就更加不复存在,其原型也只剩下对英语的认知。 
  四、结语 
  综上述可知,只有我们能够真正找到影响中英文化交际的因素,才能够做到趋利避害,实现真正的中英跨文化交际,我们要实现跨文化交际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当中多加用心,注意总结。才能够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据有利位置。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F.Ungerer&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