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严宪 袁阳 字数:3892 点击:

摘 要:若尔盖扎达寺镇地处川西高原,是典型的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新时期民族地区人口逐渐增多,社会经济长足发展,同时凸显的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作者认为民族社区建设是解决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社区建设;多民族;共同体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研究生创新项目“关于藏区现代化城镇功能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CX2014SZ23。

1 社区当前运行的社会现实问题分析

1.1 社会矛盾显露,社会问题增多,维权意识高涨,上访群体增多,矛头直指政府

随着近十年经济的发展,社区开始由原先的部落宗教社会状态向法理社会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种助推力扮演着重要的作用。1,随着交通道路的打开一改过去闭塞的状态,,自身经济的得到极大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导致人民接触外界的信息的机会日益增多。二是,外出工作学习的群众回到社区将外界的信息带到社区,并将现代社会的运行规则依次传递给社区人群。第三,外来务工经商的人员无意识的将内地对待政府的的行为准则传递给了社区居民。鉴于民族地区特殊情况。很多时候容易导致群众与政府的矛盾被利用歪曲和扩大化,甚至被民族分裂势力涂上颜色并加上宗教进行包装。

1.2 民族地区的社区面临着“总体上的落后性,文化上的复杂性”

首先是体现在民族地区的社区任然有着它先天因自然环境而造成的落后性,随着安居工程的实施,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居民开始安居下来,形成现代城镇社区的规模。但由于以游牧为主的生计方式导致大多社区居民没有能够固定的生活在社区的经济基础,相应的如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娱乐文化配套设施匮乏,很多藏族社区居民主要劳动力任然在草场上生活,这样很多时候社区就只能是一座空虚的建筑体。文化上,社区内不同民族居民混杂居住在一起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相互交流,因为宗教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一系列行为习惯差异导致的各种摩擦增多和误解不断加深,而追求根源就是因为文化的差异导致的社会问题。

1.3 各种组织关系的复杂性

在藏区社会一直存在着宗教势力和世俗政权角力博弈的斗争,而普通民众就是两股力量争夺的对象。一方面以寺庙为中心的宗教势力需要维持其原有的宗教地位,以及其圣神性与影响力。另外一方面,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也实施了各种政策来保证其地位被认可。政府往往通过加强行政力量对寺庙的干预以及财政的转移支付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来吸引民心。在强大的行政力量下,寺庙的活动受到严格的监督,这样寺庙的力量逐渐趋于式微。而对于辖区的社区民众来说,他们往往能够享受到政府投入带来的好处。

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社区需要世俗政府投入更多的经济支持以维持和促进生产的发展;另外一方面需要到寺庙寻求精神信仰。自然很多的信仰者陷入两难的境地。但由于政府没有处理好新时期更多的社会矛盾例如:社会不公平,贫富分配不均等。而社区生活居民有着更多的利益诉求,当这种利益诉求由通过激进的途径和形式表达的时候,社会矛盾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敌对分子利用并且激化,并且这种矛盾很容易蔓延开来,从抱怨政府的不公平到对其他的汉族、回族的仇恨的加深并反应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1.4 平和与稳定性

总体来说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都相对平和,没有上升到需要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爆发冲突。这一方面与各个民族宗教信仰上,要求僧众心性善良,在道德实践中行善戒恶;另外一方面,法治社会的建立,政府强大的武装力量也是整个社区处于相对安定的重要力量。

2 民族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一个健康积极发展的社区就是要能够团结社区成员,形成向上发展的合力。同时健康社区的存在并不是说社区不能有矛盾,而是在社区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有无论是来自社区内部还是外部的;力量推动社区问题的解决。实现社区成员在社区整体目标的同质化上不断进步。在经济社会转型的时期,一方面为了建设若尔盖扎打寺镇社区需要社区成员团结一致。另外,社区是其民族地区特有敏感性,安定团结显得尤为重要。

3 基于多民族视角如何建设民族社区

3.1 首先是在藏族民族内部建设和谐社区,由于很多的藏族社区都是新新的民族社区,社区成员之间文化参差不一

有学者研究认为,要在陌生人的世界里建设和谐社区,关键是要找到能够整合社区各种陌生人的主导力量,找到社区凝聚的核心力量,强化社会社区的社区建设指导地位,实现社区功能的回归,明确社区组织的功能定位,让社区组织发挥自身功能,通过功能调适,实现不同组织间的功能耦合和互动协作,并不断推促社区组织结构创新,以形成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与动力格局,达到社区系统协调运转的最佳状态。打造社区共同体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现社区成员的共同利益的缔造。只有将各个民族的利益来至藏族人群内部人员的利益相互连接起来,成为彼此休戚相关的成员,认识到双方对于彼此之间的重要性,对于加深了解和相互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

3.2 应注重从民族地区的文化特性出发,挖掘民族地区内部的社会潜力

只有从内部出发,这样才能有助于社区居委会真正发挥社区管理的推动者与执行者的职能,提升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社区能力。藏族汉族回族地区民族自身文化有着各自的不同。但无论是藏传佛教,伊斯兰教还是道教以及儒家传统教育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教导人们要心底善良多做善事,尊敬长者,孝顺父母等符合现代人类文明标准的规范和礼仪。社区可以从此处着手,举办各种活动,让不同民族的同胞能够在对共同美好的文化基础上产生对彼此的认同,从而在更大程度以及范围上了解对方宗教以及文化的不同。尽可能吸纳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当然鉴于社区居民普遍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因此实现这项工作也就不是一早一夕的功夫能够完成的,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从现在的学校教育抓起。

3.3 正确的舆论导向让更多的社区不同民族群众之间相互交流澄清认识误区

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民众之间被证实了是有可能很好相处并且产生融合的。其中“藏回”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辖区内的任何民族成员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高低之分。很多产生于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是由于“误区”造成的,藏族民众往往不知道伊斯兰教信奉的教义与内容以及镇上社区的清真寺。而往往汉族人因为知识的不知道藏族回族群众的禁忌,而有意无意间冒犯到他们。而这种冒犯往往因为沟通的不顺畅导致彼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3.4 社区融合是生活在一起的民族同胞找到共同归属的基础

社区作为少数民族同胞生活的载体,是发生涉及民族因素突发性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少数民族同胞的社区融合度越高,就表明把自己做为社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愿意并经常和社区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沟通,当他们在以后无论是生活还上还是工作上遇到问题时,就会找与他们生活贴近邻居、社区或者街道等相关的政府部门寻求帮助。而且在此时他们不会把自己看成是孤独的个体,而是把自己看成是社区大家庭的一份子,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社区并不属于他们,社区的发展与己无关,他们的社交范围狭小,只限于老乡、同族人员,这样就与社区形成了隔离态势。如果少数民族同胞与他们所住社区融合度低,那么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就比较漠视,形单影只,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实体生活中都比较边缘化。他们在社区中缺少的不仅仅是物质,在社交和精神上都缺少社区的支持,他们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很低。那么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不会找社区等相关部门寻求解决,而是去寻找属于他们这一类的群体来寻求精神上的抚慰,如有共同信仰的本民族同胞或者群体,有共同境遇的群体也就是这些游离于社区边缘的少数民族群体很容易自身产生对其他人群的仇恨以至被打着民族平等旗号的分裂分子或反动组织所利用,对国家对社会带来危害。

3.5 各个民族领袖之间的交往沟通有利于彼此民族之间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在民族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宗教领袖的行为往往对信教群众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作为模范引起效仿的作用。当地政府的主要领导,藏传佛教寺院的活佛,清真寺的阿訇等需要实时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成立社区民族关系促进委员会的成员,平等友好相处,并且挑选恰当的时机出现在公共活动的范围内。让大多数民族群众能够知觉了解到他们领袖对于其他不同民族生活的尊重认同和信任。搭建平台让各个民族的骨干至少分子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共同体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 马戎. 内蒙古草原牧区的蒙汉关系演变及影响因素——以锡盟东乌旗一个牧社区为个案[J]. 西北民族研究. 2009(04)

[2] 单菁菁. 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J]. 城市问题. 2008(03)

[3] 李清源. 藏区生态和谐发展与藏族生态伦理文化[J]. 社科纵横. 2008(03)

[4] 陈晓华,张小林. 国外乡村社区变迁研究概述[J]. 皖西学院学报. 2007(05)

[5] 严庆,白少双. 国家发展西藏教育政策回顾与评析[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6] 刘志扬. 西藏乡村政治结构中的家庭、村落与基层政权组织——以拉萨市娘热乡为中心的考察[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09)

[7] 刘志扬. 藏族农村家庭的现状与演变——西藏拉萨郊区农村个案研究[J]. 思想战线. 2006(02)

[8] 王跃生.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1)

作者简介

严宪(1991—),湖北恩施人,西南民族大学社心硕士研究生,从事藏区社区管理研究。

袁阳(1958—),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社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从事哲学/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