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玉东 字数:2911 点击:

摘 要:自我国加入WTO以来,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频繁往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创新教学模式以利于学生的高校教育尤为重要。对此,本文就国际经济与贸易钻也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提出创新策略与方向以利于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模式

1 前言

随着近些年我国不断深化的素质教育改革,大部分高校都重新对自身办校发展方向进行认知与定位,构建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综合型人才为宗旨的教育理念,不断使本校人才综合质量得到提升。如今,社会的国际化发展得到升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大部分高校都开设有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的专业,为此怎样通过教学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教学过城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还能使学校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当其冲在于充分认识该类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从而明确并定位该专业教学价值观,运用积极的方案深化教学创新。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包括有两个发展目标:国际经济贸易的管理人才以及国际经济贸易的商务人才,这两种不同发展目标的人才,其应具备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区别。

2.1 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人才的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人才主要从事于对外的管理工作,就职于外贸单位或国民经济综合单位等,掺杂部分商业或公司涉外贸易管理等,对该类管理人才加以分析得出应具备五种基本能力。首先,要具备经济学理论知识与管理基础知识,能对有效分析国际贸易中的经济现象,从而对贸易与经济活动管理更为高效。其次,要掌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能阅读相关贸易方针与组织条纹并给予合理的解析,来推动国际贸易的良性发展。再者,要具备市场认知能力,对经济贸易活动进行有价值的市场预测与评估,从而为商业部或涉外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提供合理的建议或意见。然后,要掌握国际经济贸易各阶段的内容,从而对整体活动和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管理。最后,还要具备计算机能力与语言能力,掌握信息技术为日常贸易与管理活动提供支撑,能使用多种语言跟外贸对象进行交流,以利于国际贸易的良性发展。

2.2 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人才的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人才主要充实商贸活动执行过程的管理工作,可就职于国际运输与结束、业务跟单以及进出口报关报检等岗位,基于从事的工作内容及其性质,可总结出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人才应包括7类基本能力。要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管理的理论知识,以便于分析工作中的经济现象,认识并解析相关贸易方针与组织条文,从而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积极发展;要具备市场与商品的辩知能力,便于独立拓展产品市场推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得客户并构建客户群;要熟悉国际商务活动模式,具备各类外贸单证的填写能力;要充分了解并掌握相关国际贸易管理条例与经济法规,从而为国际商务洽谈会的有效谈判提供保障;要熟悉部分会计核算与产品报价知识,,了解海关程序以具备报关等能力;要拥有基本的报检能力,了解相关运输与保险的知识具备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能力;要具备贸易结算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以及语言能力,以利于在贸易过程中流程的交流并提供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具备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以满足商务国际化发展的基本需求。

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定位

准确的专业目标定位是确保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点,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行的培养模式,要旨在提供应用型专门人才来推动中小型企业的开放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将教育与目标相融合,实行基于地方经济与区域经济的针对性教学模式,使区域范围内院校、单位逐渐拓展国际化经营,并基于此综合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奉行以地域对外开放的服务价值观、注重实践能力的针对性培养来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养,从而为我国经济在未来的良性发展夯实基础。

4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

4.1 构建课程体制

在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论是针对培养管理人才还是培养商务人才,创新并构建专业理论知识体系都是必须的,只有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深化课程建设才能确保人才培养最终目标的达成。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随着改革开放及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贸行业要求相关人才拥有更高的综合素养,不单要具备必要的语言组织与沟通能力,还有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随着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的提升,加强校企双边合作,对行业进行双边沟通与交流实现人才的协同培养。同时,课程体制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满足市场于人的需求,将与国际化市场接轨放到教学重心,采用合理的分配引导学生明白专业课程的关系与实践价值,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激化。

4.2 开展双语教学

流畅的沟通交流是国际经贸活动中能有效促进经贸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利于国际经贸活动中获取更多的工作实践能力。双学教学要严格按照由易到难,坚持以专业课程为主导的准则,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科学的双语教学能提升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对管理与商务流程的认知能力,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双学教学能使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以及专业课程的协调应变能力逐步提升,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4.3 合理引导实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学生安排到社会实习,以体验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过程,是实现学生转变角色的必须阶段。施以科学的实习方案,将学生安排到合理的岗位付诸理论实践,能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拓展自身的认知面,使理论知识得以形象记忆。

4.4 深化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过程要坚持以“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深化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地方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利用已有的各类资源为学生发展构建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芳.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3:1-2.

[2]郭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5:168-169.

[3]易珊珊. 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 才智,2014,26:30+32.

[4]罗双临.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06:45-47.

[5]李金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探讨[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06:22-25.

作者简介

钱玉东(1992-),男,汉,河南省沈丘县,本科,学校:周口师范学院,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2012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