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380 点击:

  【摘要】焦虑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常见的情感现象。焦虑程度低,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焦虑程度过高,对外语学习有抑制作用。本文考察了引起高职院校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原因主要由学生、教师、教学材料和其他等几个方面引起。相应地,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地选取教学内容,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努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
  【关键词】焦虑 高职 学习 畏惧 交际
  一、引言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英语学习者性格的差异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的探讨的逐渐深入,关注点逐渐向语言学习者的情感(affect)因素倾斜。情感指对说某种语言的人或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感觉或感情反应。情感因素包括语言休克、焦虑和情感过滤。关于英语学习中的焦虑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关于高职学习英语学习的焦虑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情感的各种变量及消除其影响的对应策略。
  二、英语学习焦虑的界定
  焦虑,一般认为是因为个体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或者不能克服某些障碍的威胁,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引起的紧张不安,是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而语言焦虑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焦虑,是学生要运用某语言而产生的害怕心理,它是影响语言学习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外语焦虑的概念则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Horwitz(1986)年提出,他认为外语焦虑是一种产生于外语学习过程、和课堂外语学习相联系的有关自我知觉、信念、情感和行为的独特的综合体。1991年,Horwitz和Yong合著了《外语焦虑:从理论研究到课堂启示》一书,使外语焦虑研究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而Horwitz研发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研究外语焦虑的权威测量工具。英语学习焦虑的外在反应经常是因紧张流汗、心跳变快和结巴等。在语言表达上会体现为:语音语调发生一定偏离、无法正常地发音吐字、说话节奏错乱、或者沉默不语等。
  课堂焦虑是一种特定场景下的焦虑,指学习者在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在课堂这种特定的场景下产生的焦虑感。Scovel(1978)将焦虑按其性质分为促进性焦虑和退缩性焦虑。前者使语言学习者产生动力,有助于语言学习;后者却导致学习者逃避学习任务,产生回避焦虑的心理,从而阻碍语言的学习。大多数研究认为,焦虑的影响是消极的,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情感因素。它与语言的习得的效果呈负相关关系。对于高职生而言,他们在校学习英语时间偏短,基础薄弱,和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一样,被提问时心跳加快、口齿结巴,个别学生甚至用闭口不言来逃避课堂活动。因为他们的焦虑表现,课堂气氛在某种程度上也变得沉闷,任课教师也会因此而不由自主地减少课堂内容和互动时间。所以课堂教学也会从交际法回到语法翻译法的老路子上去。
  三、焦虑对外语学习效果的影响
  焦虑代表的是影响学习的众多因素中的一种,目前的研究还不清楚它是个性问题还是对环境的情感反应,或者是二者都有。一般认为,中等程度的焦虑起着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而高焦虑水平则不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外语学习要经历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学习者在接触语言材料后,对其进行过滤与加工,经检测、监控、输出新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动机、需要、态度和情感状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决定外语过滤的数量,影响外语学习的效率。所以,外语学习者的焦虑程度越低,情感过滤也会相应地越低,语言习得的效果就越好。
  四、引起英语学习焦虑的各种变量
  1.学习者因素。
  (1)交际畏惧。交际畏惧是指个人对于他人的真实或者预期交际产生的恐惧或者焦虑程度。畏惧交际的典型行为表现是交际回避或退缩,其外在的表现常为避免与老师目光接触、假装没有听清老师提出的问题、语音不正常、仅重复某个单词或词组、用其他同学的答案来回答、低头不语或做出身体某部位不适表现等。
  (2)考试焦虑。由于经历了多次考试失败或发挥失常,学习者经常回忆失败考试失败后的各种画面,越回忆越认为考试可怕,紧张和焦虑的程度随之加重。外在表現为课堂上无法集中精力听讲、考前失眠、考场上紧张不安,严重的甚至面色苍白、手脚发凉发抖。
  (3)对负面评价焦虑。有些外语学习者过于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想让可能出现的负面评价降到最少的程度或者不愿听到这些负面评价,外在表现为有意识地回避教师提问、与老师或同学交往时不首先提起关于外语学习的话题,或着干脆不提,或礼貌地微笑点头附和,总担心出错后被指责或笑话。
  2.教师因素。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期待也会引起部分学生的焦虑情感。有些教师认为应该纠正学生所犯的每一个错误,如发音错误应该立刻纠正,否则会导致学生一错再错。也有些老师过于注重课堂交际,频繁提问,时而不时地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表演对话。这些都容易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影响学生的外语学习。有时,教师为了检查教学效果,会在课堂上进行造句或翻译练习,但如果这种教学方式引发了大量学生的焦虑,或者营造了紧张的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学习材料因素。首先,教材的难度过大或者学习学习材料太多,会引发学习者的焦虑情绪。其次,教师的任务设计如果与语言学习者的能力有较大距离,过于困难,也会让学习者产生焦虑,引发畏难心理。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客观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截取合适难度和长度的学习材料,才能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4.其他因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除了学生、教师和学习材料会引发焦虑情绪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要求设置过高。有些学生对外语学习的目标设置过高,总想在短时间内记忆很多单词,掌握全部语法知识或者写一篇完美的作文,通过短期努力又无法实现,继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和焦虑的心理。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也会引发学生的焦虑心理。因为学生通过自己的多次努力,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觉得自己让老师失望,所以对英语教师和英语课堂都有回避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