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5835 点击:

  【摘要】本文着眼于岭南文化“走出去”,提出了文化翻译的语用同向原则和语用逆向原则并以这两种原则为指导分析岭南文化的翻译,为岭南文化“译什么”和“怎么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走出去 岭南文化 语用翻译原则
  一、引言
  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旨在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岭南文化实质是中国古代文化在岭南地区的延伸,也应该“走出去”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做出相应贡献。要使岭南文化走向世界,而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服务,就要做好岭南文化相关话语的翻译工作。
  语用翻译从语用学理论出发,探讨翻译实践中的理解与重构,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原语作品中语用意义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方面的问题。本文以岭南文化的相关话语为例,探讨岭南文化相关话语翻译的实际操作问题,旨在为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提供新思路,找到新方法。
  二、岭南文化“译什么”
  岭南文化“走出去”的重点在于“文化”。Malinowski (2001)认为,文化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物质设备、精神、语言以及社会组织。文化包含了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但从翻译研究的角度出发,本研究只探讨岭南文化的非物质层面组成部分,如岭南艺术中的粤剧、岭南文学中的广府诗歌以及岭南学术思想等相对应的话语。
  1.岭南艺术话语的翻译。粤剧是岭南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岭南四大地方剧种中,粤剧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粤剧作为戏剧,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音乐,还有语言、美术、文学等深层文化因素,反映了岭南文化的艺术内涵。如:
  例1. 原文: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帝女花带泪上香,愿丧生回谢爹娘。
  译文: The moonlight is veiled by the petals fly all over the sky. On this gorgeous tower, I sacrifice to my deceased parents a cup of plain wine. Igniting the incense with my tears alight, how I want to again see my parents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
  例1出自著名的粤剧编剧家唐涤生用粤语改编的粤剧《帝女花》。该剧虽然讲述明末清初时发生在北京城内的事,但经过粤语的加工改造,该故事融入了岭南人文风情,从而在岭南地区得到广泛传颂。粤剧是岭南文化在艺术方面的重要外在体现,《帝女花》作为代表作,更是岭南文化在语言、音乐等方面投射。让该剧本走向世界,不仅会使得岭南文化多维度地向世界展现其内涵,更会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出去”开拓新的渠道。
  2.岭南文学话语的翻译。岭南地区的民歌非常发达,随着时代发展与中原汉文化传入,岭南原始民歌逐渐演变成了有节律的诗歌。唐代诗人张九龄被认为是岭南诗派的滥觞。宋元之后,岭南诗派迎来了鼎盛时期。国家的动荡,民族的冲突使得广府地区出现了一批爱国文人。岭南诗派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岭南地区文学方面的深厚文化底蕴,也反映了这个地区人民的爱国情怀,如:
  例2. 原文: 龙泉出匣鬼神惊,猎猎霜风送客程。
  白发垂堂千里别,丹心报国一身轻。
  译文: Drawing your sword out of the scabbard, you shock even the spirit;
  Whistling through the earth, the freezing wind will accompany you along your journey.
  Here you farewell the old and the young in your family and rush to the faraway battlefield;
  You carry on more but the loyalty to our country.
  例2中的原文节选自宋代东莞籍诗人李春叟的《送熊飞将军赴文丞相麾下》一诗。该诗表现的是宋代将军率军加入文天祥部队抗击侵略的情景。该诗以粤语写成,诗中的一、二、四句有相同韵脚,但用普通话诵读却无此效果。因此在翻译成英语时也要相应地调整,争取能够把原诗中粤语韵脚在相应诗句中体现出来,从而使得岭南诗被世界所了解,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加新内涵。
  3.岭南学术话语的翻译。在古代时,随着中原汉人南迁,岭南地区也兴起了人文学术风潮。宗教是人文学术的重要部分。唐代六祖惠能南遷岭南后继承并发扬了禅宗思想,把佛归结于自心,把抽象的佛教,直接诉诸现实的“人性”,将佛教中国化、平民化和现实化。如:
  例3. 原文:“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利?”
  译文: People may come from different places, but their potential understanding towards the Buddhism remains the same; we barbarians are of different status with you monks, but we have the same potential competence to understand the Buddhism as you do.
  原文是《六祖坛经》中六祖惠能在回答五祖有关岭南人能不能学佛的话语,惠能认为人虽然来自东南西北,但他们对佛教的领悟是没有差别的;岭南人虽然身处偏远,被中原人蔑称为“獦獠”,与寺庙里和尚在地位上有很大区别,但他们的佛性跟和尚相比,也没有什么不一样。惠能的《坛经》是该学派的重要著作,如该著作中提倡“世俗化”的佛教,反对繁文缛节的宗教仪式,恰好体现了岭南人的务实品格,两者相互影响,造就了岭南文化中务实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