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475 点击:

作者:邹娟娟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在不断创新,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堂就是一种集合先进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新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活动中运用微课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辅助学生灵活掌握重点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本文将举例浅谈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微课提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微课;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邹娟娟,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运用微课开展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活动,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微课件为学生整合重点知识,制作精简的英语视频,辅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拓展知识视野,充分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做好教学测评工作。从整体视角来看,,教师可以将微课贯穿于整个听说读写教学中,从而有效加强学生的英语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本文将简单分析微课教学特征,分层浅谈如何利用微课提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 一、微课教学特征
  从狭义角度来看,微课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时长不超过20分钟的微视频,在该视频中,教师通常会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并促进该知识点与各种相关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此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此外,微课教学模式有三大特征:第一,创新教学模式。微课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它融合了新技术与新理念,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活动中,教师不再使用“灌输式”教学法,而是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构建微课堂,设计精美的微视频,引导学生深度理解英语知识,探究语法结构,学习英语文化,综合培养学生的英语听书读写能力。第二,整合英语知识,加强学生的英语基础。在微课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会搜集高品质英语视频与音频讲座,整合英语电子书、多媒体课件、英语卡和电子版习题,同时,针对某个知识点展开详细解读,引导学生掌握标准的发音,有效加强英语基础。第三,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高职公共英语微课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引入基于微课的合作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营造友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如何利用微课提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
  1.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顺应互联网+背景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微课技术,全面提升高职公共英语教學效率,教师应精心设计微课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语境。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课程内容,为学生制作20分钟以内的英语视频与完善的课件,将本课重点知识解析、练习题、课外延伸知识和有趣的英语动画整合到英语专业视频中,与此同时,教师应正确使用微课件做好语法知识讲解,促进语法解读与单词、短语、常用例句的有机结合,辅助学生理解英语表述方式,不断加强语法功底,培养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此外,在传统英语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学生参与意识偏低和课堂气氛缺乏活跃性等问题,对此,教师可以用微课教学和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英语课堂学习活动,不断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并借助微课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如果学生针对某一语法知识提出问题,教师就可以用微课件对此问题进行解答,为学生列举相关例句和习题,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建立平等、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2.将微课贯穿于英语听说读写教学。教师应结合微课教学特征将其贯穿于英语听说读写教学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朗诵、英文歌曲、英语演讲视频、英文动画和电影上传到多媒体微课件中以实现听说读写的完美结合,让学生进行鉴赏和聆听,深入感受语境和英语文化,同时,针对听力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用英语回答,以此同步加强学生的听力与口语技能。其次,教师应注意促进英语听说读写练习的完美融合,避免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教学之间出现明显的裂痕。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先为学生呈现一篇英语作文,等学生浏览完毕后翻过此页面,播放听力音频,紧接着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让学生将英文翻译成汉语。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精选写作话题,然后用微课件为学生展示范文,标注文中的经典例句和英语表述方式,引导学生认知文中的亮点,学会借鉴经验。此外,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平台综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技能。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促进英语教学和文学、美学的有机融合,用微课件为学生呈现中英对照的诗歌,从基础角度引导学生了解跨文化翻译,综合培养学生的人文品格。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罗伯特·彭斯的作品《A Red ,Red Rose》和不同中文译本,而这些译文所提供给学生的审美享受也各有特色。“资深翻译学家” 毕谹将这首诗的题目直译为《我爱》,全诗翻译为中文古诗体的形式,押韵、格调和原诗朴素易懂的民谣风格略有出入,却不失为文学在创作的有益尝试。郭沫若先生将诗名翻译为《红玫瑰》,译文用词活泼、有趣,将七言诗和白话文巧妙结合,译作结构匀称整齐,重复使用的句式具有回环往复的美,呈现了原作的神韵。王佐良先生将题目译作《一朵红红的玫瑰》,在译文形式上力求接近原作,结构工整,自然流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诗作为经典民歌所特有的韵律和节奏,给读者一种视觉上的愉悦和享受。译文通俗易懂,用词质朴,完好地保留了原诗清新、自然、浓郁的苏格兰乡土气息,是形神兼备的佳译。 “人文品格”中说的品格即译品,而译品即人品,要求译者必须在尊重原作的同时将自己置于特地时代和文化之中,超越传统研究中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及对两种语言的转换,将目光转向更为宏观层次的文化交流和构建之中,发挥作为一个受到各种文化因素影响的、有思想的、有判断里的、主观能动的社会文化个体的作用,使译文更加完美。然后,教师可以在微课件中呈现其他英文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让学生练习翻译,从而不断加强学生的英语跨文化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