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129 点击:

作者:李娟
  摘 要: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听讲并识记老师所讲知识,这一现象完全违背了新课标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要把阅读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一宗旨,本文针对传统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心理学的思维发展角度探讨了如何更有效的设计导课问题。导课问题的合理设计能使学生为自主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课堂导课;问题设计;心理学;思维能力
  一、中学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及科技不断发展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已有极大的提升,在如此的大社会背景之下,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教育部也颁布了相关文件,以倡导把阅读主动权还给学生及把发展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最核心的目标。
  然而,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因为受到应试教育及人为因素的束缚,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如在教学模式上还存在大量的填鸭式教学,老师翻译阅读文章,学生抄然后背,这使得学生和老师都处于被动状态,再加上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使老师和学生都过度注重教学成果,而忽略了促进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
  二、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它揭示事物间的关系,形式概念,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思维活动常常是由一定的问题情景引起的,,并表现为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质疑,促使其积极主动提取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及经验,结合提供的信息,做出合理判断,得出正确结论,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三、课堂实践
  课堂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任务实际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设计,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之外,还应对学习任务的设置做到深思熟虑,要充分考虑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推理﹑解决问题和交流学习的机会,以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而作为心理活动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这就要求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且要充分考虑的学生的生活经验。
  下面以高中一年级英语必修1中的unit 5 First Aid 课堂导课问题的设计为探讨依据。
  本单元的主题是First Aid(急救),在讲解阅读文章内容之前,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紧急情况的图片或视频,然后引导学生给 First Aid 进行定义。在此,教师可提出问题: What is first aid? 通过相关图片或视频的观看,尤其是那些意外事故现场伤者的图片的观看,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想去帮助求救或去施与伤者帮助的冲动,因此也了解了用到first aid 的实际情境及其重要性。然后教师可顺利引导学生经过思维加工,用语言把first aid 这一概念表达出来。
  第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进行努力的思维加工,以调节学生的思维效率,因此提出相对简单的第二个问题:Are you familiar with these following numbers? 110; 119; 120. What are they for? 这个问题是学生基本生活常识的再现,其简单的再现过程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对课堂积极的参与意识。此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相结合,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网,并且对本单元的阅读文章确立初步的图式。
  第三个问题:What other situation in our daily life do you think that might need first aid? 这个问题促使学生充分拓展自己的思维,并联系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生活经验来解答,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会通过思维互动而提出很多生活中的一些紧急情况,其中与阅读文章相关的burns(烧伤)会被提及。这正好为过渡到阅读文章做好了铺垫。
  因此顺利导出第四个问题:What kind of first aid would you perform when someone gets burned?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提取头脑中的已有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并结合前面探讨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也对阅读文章的内容作出正确积极的猜测,促使学生为阅读文章内容的理解做好了充分的思维准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这些导课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及判断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也能促进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的同时,也能做到学以致用。
  总结
  总之,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而课堂教学中的导课问题的合理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表达欲望,最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去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导课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并突破学生的旧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思考,使其潜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杜智贤,林崇德,思维与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理解力的培养与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李克建,为理解而教学〔J〕, 上海教育,2006(5A)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四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邵志芳,思维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