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作者:李立民 李莉
【摘要】语义等值问题是翻译的核心问题。语义等值实现了原文与译文在内容上的最大相符性。情感体验是人类最为基本的心理认知范畴,大多数情感体验的言语表征手段具有隐喻性,隐喻是人类情感活动的认知工具。情感隐喻的言语表征手段在翻译的过程中在保持语义对等的前提下应完成表达层面的转换,以此完成翻译的转换过程。
【关键词】情感;隐喻;语义等值;转换
【作者简介】李立民,辽宁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认知语言学;李莉,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D171089。
一、情感与情感隐喻
人的情感从本质上说都是抽象的,而且大多数情感体验都具有言语表征手段,并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建立在身体经验基础上的隐喻来实现概念化、观念化的表达方式。这里的“身体经验”指身体与外界的互动以及由此所获得的感知体验,是人类将世界概念化的一种方法,是认知世界的一种工具(赵艳芳,1995)。
情感隐喻在俄、汉语言中大多数是经过情感观念域向其他观念域映射的过程。情感隐喻产生于人的认知系统,表现在词语的搭配性或者成语的内部形式上。词的内部形式是语言结构+语义结构。例如,汉语中吹牛的内部形式为动宾结构,动词吹+宾语牛皮筏。因此,研究情感体验的隐喻化表征手段离不开词的内部形式。例如,бить ключом (内部结构为:用钥匙打,意译为:心潮彭拜),чесать затылок (内部结构为:挠后脑勺,意译为:不明白,疑惑),Не надышишься (内部结构为:无法吸入更多空气,意译为:非常疼爱)。逐字逐句的翻译往往是内部结构的一种反映。
俄语中情感隐喻常常借助于下列熟悉的物体或现象来理解,思考和表达抽象的情感观念。
俄语中情感体验可以隐喻为某种“液体”,如,страсть кипит (直译:激情沸腾;意译,激情四射),капля любви, жалости, снисхождения (直译:一滴爱意,一滴怜悯,一滴同情,意译:一丝爱意,一丝怜悯,一丝同情)。Испить до дна чашу страданий (直译:喝干这碗痛苦,意译:尝尽痛苦)
俄语中情感体验可以被隐喻为“火”。如,кто горит любовью к чему (直译:某人燃烧着爱对什么,意译:某人对什么充满好感), кто загорелся желанием (直译:某人燃烧着愿望,意译:某人渴望做什么)。
俄语中情感体验可以被隐喻为“人身体的一部分”。例如,И бровью не вести (直译:眉毛都不会动一下,意译:毫不在意,不去关注某事), И ухом не вести (直译:耳朵不会动一下,毫不理会,不去听谁的话), глазом не моргнул (直译:眼睛不眨一下,意译:做事果断), рвать на себе волосы (直译:撕自己的头发,意译:十分沮丧),, взять себя в руки (直译:把自己放在手里,意译:保持镇静).
俄语中情感状态可以被隐喻为“某种空间关系”。例如,опускать голову (直译:低下头,意译:垂头丧气),гнуть спину перед кем (直译:弯下腰在某人面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 ложиться камнем на душу (直译:石头落在了心上,意译:心情沉重),не падайте духом (直译:精神不要掉下去,意译,别灰心)。
俄語中情感状态可以被隐喻为“人体的某种机能或状态”。例如,руки горят (руки зачесались) (直译:手痒痒,意译:想做某事),не сидиться на месте (直译:坐不住,意译:按捺不住). сломать голову (直译:把头折断,,意译:绞尽脑汁想)。
综上所述,情感隐喻的言语表达手段与人的内心活动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情感活动在人的语言认知中可以隐喻为某种液体,火焰,人身体的一部分,人体的某种机能或状态以及某种空间关系,同时情感隐喻可以具有唤醒,抑制,奋进等心理活动的活化的过程,同时还可以有过度,长效,短期等时间性维度。
二、翻译转换中的语义等值问题
保持两种言语文本的语义等值(Семантическая эквивалентность )在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至关重要。所谓语义是语言基本单位所蕴含的真正含义(смысловое значение)。从符号学的视角,语义是符号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句法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用是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转换系统,实现语义等值是保证翻译质量的关键,是等值翻译转换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实现原文与译文的等值翻译应坚持“保持内容不变”,“维持修辞功能不减”和“适当寻求同构”的原则。译文中的内容与原文中的内容在翻译转换的过程中应保持不变,这是翻译的基本条件。这里的内容不是指语言基本单位的内容,也不是语言基本单位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构建在文本整体含义基础上的语义认知。文本的修辞功能体现了作者对文本的情感态度和评价意义,是翻译的语用方面,是实现等值翻译必不可少的要素。第三个方面,同一个概念或者情景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句法结构可能一致,也可能差异较大,实现等值翻译应可能实现语法结构的同构或一致。
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了翻译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种翻译理论原则。形式对等是语句中字对字,词对词的语义对等,适用于较低层次水平的语言基本单位的翻译。例如,城市的名称,人名和地名等翻译。所谓的动态对等,也称功能对等,是指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例如,俄语成语наплевать в глаза根据形式对等原则,汉语译为《往眼睛里吐吐沫》。而根据动态对等译为《鄙视某人》。
相关推荐
[郭译阳] 新博物馆学视角下的博物馆社区文化服务
[付涛 邢敬文 马红] 西方管理学视角下高校延长学制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刘利华] 多维视角下的兔子形象
[魏龙吉] 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体系研究
[王瑀 蒲姝] 真实性视角下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与文化失忆的解决策
[周雪] 模因论视角下网络语言中的仿拟修辞管窥
[赵曙亚] 国际化视角下英语专业文学教学改革分析
[李瑾] 以“载体”视角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问题
[李锴] 父权化的“经济家长制”:非农化农村家庭中夫妻关系转
[章妍] 形式图式视角下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性研究
[朱芸,赵苍丽] 课外活动视角下财经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
[花永红]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探讨
[马长沙] 基于要素贡献率视角的粤浙产业升级探讨
[周平] 基于按需出版视角图书馆文献采访的创新应用思考
[李妍] 大数据视角下医疗档案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