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9721 点击:

作者:吴海明
  【 摘要】无论是自身需求,还是将来的就业岗位需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十分重要。英语作为一门承载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工具和载体,对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素养培养,塑造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独特品质和个人魅力,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一个必要手段。
  【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教育专业;英语素养
  【作者简介】吴海明(1978-),女,湖南汨罗人,湖南民族职业学院讲师,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口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资助项目《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研究》(课题编号为18C1452)的阶段性成果。
  教师作为推动核心素养落地的最大力量,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理解,对核心素养及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认知,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都将深刻影响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落实。因此,对于即将成为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英语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由此可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直接影响小学教育的质量。
  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英语素养培养的现状
  1.课程设置和课时量不够合理。核心素养是对教育目标的诠释,与课程体系的结合是一种国际趋势,“核心素养是课程设计的DNA”。但是目前,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设置仍然沿用的之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设置模式。以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为例,除英语方向学生外,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课同其他各个专业一样,只开设了一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时长一年,一般使用的是适合高职学段的大学英语教材。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大学英语教材一般为每册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技能训练各两课时的内容。系列教材的内容涉及日常交际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想见,教材内容无论对哪一个话题都不可能做比较深入和全面的介绍。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因素。即使是这样,对每周2-3节的课时量来说,任务是相当繁重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能选取其中4-5个单元进行教学,每个单元也不可能做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致使许多学生认为,他们到大学以后,英语语言能力不升反降,因为不仅很多高中学过的词汇和语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忘记,低强度的英语学习甚至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英语素养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2.教师教学理念传统保守,缺乏高度。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多的新鲜血液。翻转课堂、慕课等线上教学模式为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提供了很多的可能。但是,各个学科的翻转和慕课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繁重的教学和学习任务,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疲于应付的情况并不少见。同时,如果教师自身缺乏高度的学科专业素养以及跨学科的综合素养,教学理念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实行,那么翻转课堂、慕课、信息化技术等等方法和手段也只是给传统知识积累增加了一些渠道,在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训练上并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现代技术手段减少了教师和学生面对面进行言传身教的机会。
  3.学生学习被动,缺乏积极自主。在高考指挥棒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习惯于依赖仅有的英语教材;英语学习的目标也还停留在追求对语言点的理解、掌握和练习题的正确答案上。既不能欣赏英语的美,也不能感知英语的丰富多样性,久而久之,容易失去英语学习的动力。
  二、多途径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西方研究学者诺尔·希勒及其团队对大学毕业的中小学教师考核的结果显示,在达到一定的智力和认识水平之后,从事教师工作不可缺少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能力等教学技能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与其工作效果成正相关,并提出一旦达到或超出一定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线”,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将不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要培养真正能干、会教的小学教师,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文化品格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多方努力,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1.课程设置与时俱进。“新时代要求重点培养人才的关键素质和能力,而核心素养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以素养为核心的新一轮教育与课程的改革浪潮。”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单位,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充分了解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英語能力应该达到的标准和要求,以及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将要从事的岗位要求和特点,科学合理地对英语课程进行重新设置和安排,突出英语朗读、英语口语、小学英语教学法等实用性课程的开设,并适量增加课时。同时,改变对教师教学的测评方法,允许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弹性设置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方面的训练任务而不是拘泥于对教师笔头作业的布置和检测。
  2.教师素养提高势在必行。当前,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在各个学段全面铺开,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专业素养和跨学科文化素养,及时了解英语学科甚至是英语文化里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发现和发挥学科相互交融的优势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不仅要在专业领域表现出较好的综合素养,而且在其他领域也表现出一定的跨学科能力,同时还要充满奇思妙想和创意”。英语作为一门第二语言,其涉及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都远远低于母语汉语的水平。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表达的东西跟汉语表达的实际上差不多。因此,对于已经完成高中学业,掌握了一定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打开学科界限,运用英语语言去表达不同学科知识,能够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生不同学科的相互交融、互为运用的文化品格。同时,教师应善于整合教材内容,将教材中相似或者相同的内容进行合并和适当取舍,从而有更充足的时间对主题进行深挖和拓展,达到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目的。第三,信息化技术为我们运用多种媒介、手段提供了可能,但是教师不可完全依赖于信息化手段和现代技术,而是应该与传统方法相结合,合理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给学生更加丰富多样的活动体验和思维训练。
  3.学生积极主动不进则退 :大学学习与高中阶段的学习最大的区别,就是学生角色的转换。高考前,一切为了应试,严谨而被动。大学则不同,大部分的时间要靠学生自主。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学业,还要学习和适应毕业后为人之师的身份转换,因此,在学习方式上要来个颠覆性的改变,尤其是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上。学生要改变大学以前被动刷题应考的学习方式,有规有矩、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同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一定要学会打破教材局限,突破习题局限,善于利用一切学习资源,使英语学习扩充到以英语语言文化为指引、英语语言思维为载体提升英语语言能力的道路上来。
  总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将来对接的岗位是小学教师,承担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重大责任。而英语学科作为了解外国文化的窗口,英语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多年来受应试体制的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狭隘性和保守性,英语素养的培养绝非哪一个单方面一朝一夕之功。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都将促成英语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季平.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J].成人教育,201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