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605 点击:

  【摘要】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仍存在本末倒置、顾此失彼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两节同课异构阅读课亮点与不足,提出提升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有效性的三个策略,即读前活动指向目标、短小精彩;读中聚焦语篇类型和文本主线,优化阅读任务;读后活动超越文本,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阅读课;策略;同课异构
  【作者简介】梅梅,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大部分英语教师已经熟知阅读课教学的基本流程:即读前、读中、读后。读前导入话题,读中梳理语篇获取信息,读后拓展语篇内涵、提升思维品质。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过程中, 本末倒置、顾此失彼,出现了读前活动费时较长、与主题链接不畅,读中对文本的处理仍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梳理层面,忽视对语篇深层信息的挖掘,尤其是阅读后的任务设计过简或过难、缺乏层次性,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系列问题削弱了阅读课的教学效果。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等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提升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如何提升英语阅读课有效性呢?
  二、提升阅读课有效性的策略
  怎样才是一节高效的阅读课?阅读课的关键是,读前导课目的明确;读中文本结构解读到位、挖掘深入、推进思维层次、凸显文章脉络;读后超越文本、创新拓展、提升思维品质。以下将探讨提升阅读课有效性的三个策略。
  1. 读前活动指向目标、短小精彩。读前活动应当目的明确,短小精彩,不占阅读时间。遵循趣味性、相关性、精确性等原则,激发思维火花,激活学生已有主题背景知识,引入话题,,为后续的阅读活动做好铺垫。显然,激活学生与话题有关的原有的背景知识越多,阅读理解就越容易。
  2. 读中聚焦语篇类型和文本主线,优化阅读任务。“Grabe(2004)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结构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转引自程晓棠,2005)。英语语篇体裁较为丰富,主要归结为论述、说明、叙述等几类。语篇是有一定的思维模式的,不同的语篇有着不同的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教师应根据语篇特征和内容提炼文本主线,优化阅读任务设计,在设计阅读任务时要有相应的侧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语篇体裁和结构,学会不同的阅读方法。议论类语篇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围绕以下几点设计阅读任务:把握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关注作者科学的观点和深刻的思想。说明类语篇往往采用总分结构或者按时间、空间、过程等顺序呈现信息,教师可根据文本的特点设计排序、填写关键信息、提炼图式等阅读任务。叙述类的语篇主要是叙述人物和事件发展的过程,因此可引导学生分析人物,了解故事的情节,找出文章的脉络和主题。抓主线、凸显文章脉络,有利于学生对阅读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梳理、提取和整合。
  读中是阅读课的主体部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语篇体裁和内容设计相适应的阅读任务,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
  3. 读后活动超越文本,提升思维品质。读后教学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设计口、笔头等难易适中有层次的超越文本的教学活动,以实现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内化和迁移,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同课异构阅读课案例比较与分析
  两位老师都选择了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四单元Reading  How life begin on the earth. 这部分是单元主阅读篇章,所用的文体是说明文,正文共分五段,按时间顺序清楚地阐明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以及生物进化的过程。脉络清晰、结构分明。
  1. 读前活动的对比与分析。上课伊始,教师A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听后问:How did the Monkey King appear?学生回答: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接着问 :What is the origin of human being?学生答不出,教师A 自答。然后问 How did the earth begin?寻找切入点,过渡到文本第一段。
  教师B先呈现太阳系八大行星图片问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planets that circle our sun? 让学生看图说出各个行星的名称,接着观看关于行星的卡通片视频,之后问两个问题:Among these plants, which planet are you familiar with? Do you know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對比与分析】
  两位教师导入活动目标明确,都借用了多媒体,激发了学生兴趣、激活背景知识,为后续的阅读做好铺垫。教师A播放的歌曲带来了轻松愉悦的氛围,活动指向性比较明确,导入简短大约4分钟,但活动与主题链接不够流畅。教师B呈现图片和视频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引导学生关注标题作为切入点去提高学生预测能力。但导入时间较长大约8分钟,呈现的图片和卡通片的内容有重复,如果删掉呈现图片的环节,导入会更加高效。
  2. 读中阅读任务的对比和分析。教师A将文章每段都标上序号,并打乱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读后让学生,文章进行重新排序。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读后根据所给的材料对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按时间排序 。
  教师B在阅读中根据语篇的特点,从体裁入手,在Fast-reading环节使用Jigsaw reading阅读策略,具体教学步骤如下:让学生找出自己所持有片段的主旨大意;小组讨论得出语篇整体结构;学生得出该文本是以时间为发展线索。接着在careful reading环节,使用了multi-sensory阅读策略,多感官互动细读中间三段,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练习。细读课文第四段,找出文中出现的所有生物,教师给每个生物配上图片并请学生按该类生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标上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