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716 点击:

  【摘要】顺应论在语用学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已经在翻译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在顺应论的观点中,语言使用的过程是动态化的选择。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工作中选择语言策略和翻译策略,确保受众能够顺利理解文本内容。秦腔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戏剧艺术形式,是陕西特有的民间艺术,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结合戏剧翻译标准和顺应论的基本理论,对顺应论在秦腔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填补我国在秦腔翻译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顺应论;秦腔戏剧;翻译
  【作者简介】姚远(1990.03-),女,汉族,陕西西安人,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与英语教育。
  顺应论(Lingnistic Aclaption Fheory)最早由维什尔伦(Jef Versdhueren)于199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其实是一个不断动态选择的过程。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的顺应之间关联密切,密不可分。秦腔是起源于我国陕西的民间艺术形式,属于陕西特有的民间艺术,其起源于明代末年,于清朝兴盛,除了陕西之外,也在宁夏、新疆、青海等省区广泛流传,和京剧、豫剧等艺术形式并行,成为家喻户晓的地方剧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秦腔兼收并蓄各家艺术特点,形成了音乐、舞蹈、戏曲和唱腔并重的较为完善的戏曲体系。进入20世纪以来,以秦腔为代表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甚至出现了观众断层,而秦腔翻译是促使秦腔艺术走向海外、获取新受众的有效措施。然而我国对于秦腔的开发和保护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界关注度不高,所以本文将基于顺应论对秦腔翻译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戏剧翻译标准与顺应论
  1.翻译标准。作为一种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形式,戏剧的翻譯标准和普通文学作品是有所不同的,其翻译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1)重视舞台表演效果。对于戏剧翻译的第一标准——重视舞台表演效果,它是由著名导演、演员和翻译家英若诚先生所最早提出的,并且将其视为戏剧翻译的终极目标。绝大多数观众并不会成为一个读者,不会购买翻译剧本回家欣赏,所以在剧场、剧院欣赏演出仍然是戏剧欣赏的最直接形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戏剧表演所具备的双向交流性、瞬间性需要翻译能够满足外语观众的欣赏需求,最为关键的就是获得原语言一样的感受。
  (2)实现相应的视听体验。戏剧语言具有一定的诗意性特点,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语言的语音特征给予重视,例如节奏和韵律等等都对翻译提出了新的研究。老舍先生认为,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语言的风格不仅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要铿锵悦耳,让人产生欣赏的欲望,饱含着深刻含义的同时也要具备音乐性。而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在自身受到启发的同时,也能获得享受艺术的快感。以英语为例,其语言节奏的实现要通过押韵、语调和重音的安排来实现,而汉语则是经由声调和停顿来实现。这一点上,英语与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
  (3)尽量保留潜台词。潜台词就是说话者隐藏在话语中的真正意图,而剧本台词中就包含着动作语言。潜台词的表达手法较为多样,不仅有表情、手势,也有语调和语气等。虽然未必每一句台词中都包含对应的潜台词,但在戏剧语言中,丰富的潜台词是一个重要的欣赏点,它可以给观众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回味空间,也可以让戏剧这门艺术的动作性得到体现。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潜台词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4)适应观众对戏剧文化的期待。戏剧的台词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并且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文化背景和历史元素,这一点在秦腔中的体现尤为明显。在舞台表演中,一句台词稍纵即逝,而演员则不可能中断表演来进行注释和说明。很多翻译者在翻译中,都采用了文内融合这种形式,但该方式更容易让台词的负担越来越重,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仍然需要进行加注。秦腔翻译过程中也存在归化问题和异化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确保观众能够顺利接受台词中的内容。
  2.顺应论。国际语用学会会长维什尔伦提出,从领域划分上来看,语用学并不能算作语言学的分支,,而是一个功能性运用的概念。他在著作《理解语用学》(Understarding Pragmatics)中,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对语言使用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不断有意识或无意识选择的过程,不仅语言的内部因素会导致这些选择的发生,外部因素也会起到相应的作用。人们在语言运用中能够作出选择的根本原因是语言自身的变异性、商讨性以及顺应性。其中变异性就是语言自身具备的一系列可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就是指语言的选择并非完全机械地按照固定规则来进行;顺应性则表示语言使用者可以在语言运用时结合实际需求,在不同的语言项目中作出相应的选择,以适应交际需求。语言的顺应性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语境、结构、动态过程和意识的凸显性,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语言和结构,由此二者又形成了动态性。
  二、顺应论在秦腔翻译中的应用
  基于顺应论理论,语言的顺应性和一切行为都有所关联。翻译这项语言活动是有动机、有目的的,所以从本质上看,翻译的过程也是顺应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不断进行选择,在符合文意的基础上,适应读者的阅读需求。秦腔作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之一,其与社会文化背景和读者的审美接受能力的关系最为密切。下面结合顺应论的具体指导原则,基于上述两个角度,探讨其在秦腔翻译中的运用。
  1.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审美意识等,这些元素都可以折射出某个特定认知环境下的语境。只要世界上存在着国家和民族,就无法避免地产生文化差异,这也会给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于很多西方观众而言,秦腔艺术是非常陌生的,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语音的陌生和语符的陌生。在戏剧艺术中,语音的表现主要是经过韵律节奏、语言用词来实现的,而秦腔在演唱时需要打破传统唱腔,应用新颖的节奏韵律。所以译者在秦腔的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语言的变化,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法来进行翻译。举例来说,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如果选择意译,无疑需要注释和补充大量的内容,但仍难以概括其中的具体含义,所以将其简单地音译为“sheng、dan、jing、chou”则更加简便;而勾脸八法“洗、抹、揉、勾、勒、意、粘、挂”,则应当采用意译的形式,用“wash、smear、rub、delineate、tighten、addacrowning、glue、hang”等词汇进行表述,从而让英语单词原本复杂的模式得以改观,让其更加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