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409 点击:

  【摘要】从古至今翻译标准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可见翻译标准不是死板、静态的,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当前翻译标准从雅达信逐步向多元互补与和谐发展,对我国翻译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存在价值。基于此,笔者将对翻译标准的演进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梳理,以促进翻译标准的多元互补,以及翻译工作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翻译标准;多元互补;和谐
  【作者简介】王文彦(1986.06-),女,汉族,安徽池州人,安徽省池州市池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翻译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技巧、公共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9年池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以池州職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英语为例”(2019jyxm24)阶段性成果。
  引言
  如何科学、准确、达意地开展翻译工作,构建普适性、通用性的翻译标准,一直是国内外翻译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也是国内外翻译理论的研究核心。现阶段,关于翻译目标的准确度理论的认知存在多种观点,各种观点侧重点各不相同,多元共存,争议不断。而学者辜正冲的多重互补理论顺应了这一趋势,为翻译标准指引了新的方向。
  一、翻译标准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近年来翻译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目前关于翻译标准存在着下述五种翻译原则:(1)“字意同译”原则,即翻译时要遵从原文进行翻译,保障原文所表达的意义,不能文不对题,也不能南辕北辙;(2)“框架保留”原则,即原文是什么句式、什么逻辑,译文也应当是尽可能地与原文相似。不能说原文是五个小短句,译文用一个大长句来表示,要保留原文的形式;(3)“风格保留”原则,即译文必须保留及反映原文的风格,原文若为“武侠”风格,译文就不能为“都市”风格,必须形神兼备;(4)“时代特征一致”原则,即原文用了什么时代的语言习惯,译文中也应使用该时代的词汇表示。比如对于19世纪的“desk”的翻译,将其译为“桌子”即可。若将其译为古时候的“案牍”或者现代的“茶几”显然是不合适的;(5)“增删一致”原则。即原文中删除或增加某部分,译文也随着删除或增加某部分,整体逻辑结构和框架不变。这五种原则反映了人们对翻译标准的理解。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交叉融合的不断深入,翻译学也呈现出跨学科性和综合性,增加了翻译标准的构建难度。
  二、多元互补理论的内涵和意义
  多元互补理论即“多重互补”理论,旨在解决翻译标准、直译与意译、诗歌是否能译的争议。其中翻译标准的多元互补理论是由若干具体标准构成的互补标准体系,每一个标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此外,在多重互补理论提出后,在翻译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学者对这一理论给予了高度评价。首先在多元互补翻译理论中,学者辜正冲对已知的翻译标准进行了梳理,并将翻译标准升级为多元论,打破了翻译标准长期僵化的局面,促进了翻译标准的与时俱进。最后在多元互补理论上,辜先生认为具体的翻译标准体系是开放的、可以连续的,这对“多重互补”理论本身也进行补充和完善。但是目前依然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澄清。
  三、翻译标准的多元互补与和谐应用策略
  1.秉持多元互补理念,凸显“信”原则。在翻译标准的多元互补与和谐视域下,翻译要秉持多元互补理念,凸显“信”原则。由于不同读者具有不同“三观”,不同视角,因此赏读作品时常会受到自身经验和经历的影响,呈现出差异化的体验或感受。但无论读者或译者如何解读某一文本,或是个人的差异有多明显,依然会共通之处。其中“预理解结构”是指在翻译时,译者在不受外因干扰前提下,遵循故事事件、发展线索、原著特定参照物的翻译过程,包括语句的形式和风格、修辞逻辑等方面。
  例如《老人与海》这部著作,不同的译者对著作细节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和表达,但对原著的情节和脉络必须是一致的,这是评价翻译质量的客观标准。因此翻译的首要原则和理想状态就是尊重原著。原著就是“纲”,就是“本”,,无论是“信达雅”亦或“多元论”,都要围绕这一基本原则。另外,翻译不同于创造,并未无中生有的过程,更像是“复制”,即从一种文字或文化载体,复制到另一种文字或文化载体上,用另一种文字或文化等价解读原有文化著作,客观传达原文的信息。这就要求译者不能凭空捏造,不能矫揉造作。虽然对原著绝对忠实和绝对准确很难达到,但难度不能成为译文与原文差距的理由,更不能借此降低翻译追求。当然在“尽力而为”的前提下,也允许译者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对翻译成果存在一定个体差异。但是如果任由“多样性”自由发展,又会成为译者不思上进、“差不多”思想的保护伞。这些因素不应无一例外地成为确定翻译标准的参考因素,确保译者更好达到翻译目标。
  2.翻译注重“形似”更注重“神似”。 在多元互补与力求和谐的翻译标准视域下,译者要做好翻译“形似”与“神似”的辩证统一。正如学者辜正冲先生所指出的,不同的译者个体间存在视角、水平和翻译风格的差异,因此会导致多个译本的存在,形成类似“一源多像”的局面。由于译者目的性、审美趣味或读者层次的鲜明个性特征,以及主观随意性大,在实践中译者难以把握,很容易给人以“标准把握中的虚无感”。不同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人物风格,甚至还有作者的个人风格,因此针对不同风格文学作品的翻译标准也应存在一定区别,已实现对原著“形”和“似”的尊重和表达。译者应多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多注意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知识信息文本输入。即翻译实践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与原著“形似”与“神似”的辩证统一。在处理一些非文学文本等具有较强科学性的材料时,译者应注意原著的语义信息情境。虽要重其“形”,更要重其“神”。在翻译过程中,要对原著进行适当调整、适度转换或修正,体现出翻译的灵活性。翻译工作是对原著的和译者的“主客观”认识的统一,学者辜正冲先生的多元互补理论强调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立体思维的角度,以及不同的人的审美偏好和审美学者来看,辜先生的“多元互补翻译标准论”和著名教授提出是“不同的和谐观”,都为翻译标准提出的有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