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130 点击:

  【摘要】批判性思维属于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帮助初中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对初高中衔接教学至关重要,也属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市级课题研究中发现初中英语批判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语篇缺乏深度解析、学习缺乏指导策略、指导缺乏有效情境、问题缺乏深度设计等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阅读教学;培育策略
  【作者简介】商坤,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一、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品质确立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之一,提出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因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越来越多初中英语教师的重视和关注(包丰,2019)。笔者目前所供职的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英语教研组非常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育,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初中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批判性思维缺失的现象。2019年8月,笔者申报的题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践研究”的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获得立项。笔者还了解到参与某省特级教师评审的22位英语教师,其中近一半在现场说课环节的阅读教学设计过程中提及初中生批判性阅读思维的培养。
  二、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界定
  批判性思维是高中新课标确立的核心素养四要素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初中英语教师的重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如何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以及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批判性思维是学生高阶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初中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不仅是初高中衔接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任务。思维的批判性在于质疑、求证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为批判性思维;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看法去分析问题,对看到、听到、读到的事情进行阐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等。在各种思维能力中,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和基础,没有批判就没有创造。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缺失
  1.语篇深度解析的缺失。笔者通过课题组听课发现,,初中阅读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多为浅层次的任务设计和文本分析,缺乏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指向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英语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思维的培养,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需要对语篇进行深层次解析。
  2.学习策略指导的缺失。笔者通过课题组听课发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Pre-reading和Post-reading活动有一定的策略指导,在While-reading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失,预测、推断、总结等方法使用较多,而分析、质疑、评判的使用存在缺失。批判性阅读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利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判等方法,达到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指导策略。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师需要围绕主题,通过问题链的设计,层层铺垫,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3.有效情境创设的缺失。有效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教学重难点在语言运用中得到突破,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笔者通过课题组听课发现,阅读教学中已然存在不恰当的情境创设,一些问题和主题情境存在偏差。有效性、关联性和思辨性是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地方。有效情境的创设能够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成既定目标,反之适得其反。
  4.深度提问设计的缺失。笔者通过课题组听课发现,有一定思维含量、促进学生深度分析评价类的问题较少,对于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作用有限。基于批判性思维培育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设计包含相当思维含量的问题,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寻找信息、查找细节、对话展示等活动上,需要设计一些分析类、评价类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四、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指导策略
  初中阶段是小学和高中之间重要的承上启下阶段,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以及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德尔菲”项目(The Delphi Project)提出:批判性思维是“做出有目的、自我监督的判断过程(purposeful、self-regulatory judgment)”。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六项技能:解读(Interpretation)、分析(Analysis)、推理(Inference)、评价(Evaluation)、解釋(Explanation)和自我监控(Self-regulation)。思维的批判性在于质疑、求证的态度和行为,不茫然接受一种观点,也不武断拒绝一种思想,通过正确的途径,求证事物的真假(梅德明、王蔷,2018)。在此,我们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4的阅读部分“Gulliver in Lilliput”的教学为例。
  1.解析语篇,深度提问。有效并且合理的问题设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有效推动批判性阅读的开展。在开展教学前,我们要理解阅读文本的背景知识以及单元主题意义和本课的主题意义,通过对比分析文本中Gulliver和Tiny men的不同语言和行为,鼓励学生从批判性思维视角回答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How did Gulliver feel when the ship crashed against the rocks?
  How did tiny men tie Gulliver to the ground?
  Why did tiny men tie Gulliver to the ground?
  问题是促进思维发展的有效方式。针对文本中一开始没有出现Gulliver的船触礁后发生的情绪变化、Tiny men如何绑住Gulliver以及发生原因等问题进行设问,学生可以在文本已知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活动。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问题,如:How did you feel...? What do you think of...? How did... feel when...? Why do you think...? 在提出这些可以促进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的问题的同时,还要继续追问:What will you do if you were Gulliver? 这样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进行新一轮批判性阅读,在分析、推理的过程中尝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