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5967 点击: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在教学中应兼顾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与引领。本文从“课程思政”理念出发,选取《21世纪大学英语应用型综合教程(第3版)》第三册中“Hero and Courage”这一主题为教学案例,基于“长江雨课堂”教学平台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记叙文阅读和写作技能,充分挖掘课本中“英雄和勇气”的人文内涵,探索将“课程思政”理念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立德树人,努力实现教学与育人的统一。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王丽娟(1985.12-),女,满族,吉林人,河北防灾科技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文学翻译鉴赏课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Y2019B05)。
      一、引言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涵义和核心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公共基础课程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人文性和思辨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兼顾注重价值观的塑造和引领。
      本文以《21世纪大学英语应用型综合教程(第3版)》第三册第一单元“Hero and Courage”主题中的Text A “What Courage Looks like? ”为例,基于“长江雨课堂”教学平台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探讨“课程思政”理念在各教学环节中的渗透过程,通过充分挖掘课本中“英雄与勇气”的人文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学与育人的统一,旨在润物无声中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人文素养和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1.导入:(1)影视剧图片及其描述匹配。在导入环节,设置“雨课堂”互动习题,将三部反映“英雄和勇气”主题的影视剧作品图片(超能陆战队、中国机长和最美逆行者)及其描述进行连线、匹配,如图所示。
      (2)Brainstorming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三部影片的共同点,学生不难发现其共性即英雄和勇气主题。教师将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小组,就“英雄的特点”话题展开进一步讨论,要求每组需提供不少于5个描述英雄品质或特质的词汇,并派小组代表将本组的讨论成果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分享。
      通过以上环节的练习和讨论,学生积累了大量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教师可自然地引入对课文Text A “What Courage Looks Like?”中关于“英雄和勇气”主题的讨论和讲解。
      2.课文呈现和讲解:(1)略读skimming。在课文呈现和讲解环节,教师首先讲解“skimming and scanning”的阅读技巧, 引导学生通过第一次“略读”课文后获取出文章的结构和大意,通过作答“雨课堂”习题形式完成段落及其大意的匹配习题。文章结构如下: Part 1(paras.1-3):the beginning of the trip; Part 2(paras.4-7):description of the sacred and anxious passengers; Part 3(paras.8-15):description of a mother's courage to protect her daughter; Part 4(para.16): the writer's conclusion.
      (2)查读Scanning。学生在对文章结构和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第二次“查读”课文后训练快速查找和定位具体信息的能力。在课文第一部分的讲解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鼓励学生查找文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和表达。通过本环节的训练,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地获取到相应要素的具体信息。在课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讲解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两组来分别查找文中描写“passengers”和“mother”在危机时刻反应的词汇和表达,将有关描写人物面部表情(frightened; grim; gray; grief; fear; lost composure; hysterical; pale; gaze; staring full into; calm)、外貌特征(unremarkable looking; in her mid-30's)和声音、语气(cried, screamed, soft, sure, normal,  lovely, sweet, assuring)的描述逐一列举并做对比分析。
      (3)结论。在课文第四部分的讲解中,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Why is the mother (ordinary people) so courageous in an emergence?來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即:“Only the greatest courage, strengthened by even greater love, could have borne that mother up and lifted her above the chaos around her.”在深化和升华主题方面,教师通过引入“抗疫英雄”钟南山等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提出问题:Why could the ordinary people do extraordinary things in spite of danger and difficulties?引导学生展开探讨,随即得出心怀大爱和伟大信仰的家国情怀的结论,即:“Great love and faith are held deep in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