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012 点击: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读后续写题型教学可从整体阅读文本获取信息、深度思考理解把握文本、有效应用书面表达三个层面培养学生解答这一题型的综合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读、思、达融合开展读后续写教学,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读、思、达融合解答读后续写题型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旨在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高考;英语;读、思、达;读后续写
      【作者简介】林聪艺,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0年开放课题“新高考读后续写题型‘读思达’教学研究”(编号:KCZ2020060)的研究成果。
      新高考改革催生了“读后续写”这一题型,其有效考查了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综合能力,同时也需要学生良好的语言模仿和应用创造能力作为支撑。新高考读后续写题型的出现,为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有侧重地深研读后续写题型创新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读、思、达综合能力,进而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及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提供强力支撑。
      一、读、思、达读后续写教学分析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读、思、达融合教学,即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深度思考文本素材的主旨和各层次关系,,进而以符合文本素材文脉的表达高质量续写。读、思、达运用于读后续写中,三个环节呈递进关系,皆指向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思维品质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要求教师侧重文化意识与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在阅 读所给文本素材时,通过有效地“读”与作者、文本对话,对文本进行识记、理解,然后综合地进行“思”,最后运用分析、评价、拓展创造等进行“达”,通过读、思、达高质高效融合有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推断故事发展、主观分析评价表达见解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解答读后续写题型的能力。
      二、读、思、达读后续写教学创新策略
      困难题型是相较而言的,无论怎样难的题型,贵在让学生掌握解答这一题型的有效方法,一旦掌握了方法,再通过举一反三,即使面对“变化多端”的问题,亦可迎刃而解。学生对新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题型感到困难,原因是对这一题型的认知不够深入。这一题型旨在对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拓展想象能力、书面综合表达能力等英语综合素养进行考查。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解答读后续写这一题型,应从题型特征、解题规律、方法等方面让学生进行认识。解题规律即“读、思、达”策略,“读”文本要做到统筹把握和细节分析到位,读出文本要义主题后,再进行深入的“思”,梳理文章的脉络要点,保证各个要素相互协调,最后明确续写方向,进一步丰富语言表达,高质高效完成读后续写的“达”。
      1.引导学生认真有效地“读”。“读”是解答“读后续写”题型的第一步,只有高质量的“读”才能为后面的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会读”,即先大略通读文本材料,对文本所表述的事物有个总的认识,全面把握文本的结构和情节表达风格,然后深度细读,悟出文本所表达内容的主题,有时会有多个主题或一个总的主题统领几个分主题,这样可以保证后面的续写与文本的主题、结构、风格等保持一致。开展读后续写题型训练时,教师应让学生针对文本的主题、结构、写作风格等某一个方面进行“读”的训练。比如针对“主题”的阅读训练,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主题”的字面含义是什么。读后续写文本体裁一般是记叙文,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主题十分突出,只要学生能够有效地“读”,即可在文本跌宕起伏的叙述中找准主题。理解了主题的内涵后,学生再对文本进行阅读时,应指导其侧重将文本的标题、开头、结尾、背景介绍、议论抒情的语句、叙事的主要情节等位置作为切入点对主题进行推敲,找准贯穿文本始终的这根“线”后,学生就可以围绕主题进行有效地“思”,通过有效地想象、拓展、思考,进而完成“达”。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情节线与情感线入手,通过情节线这一明线把握剧情主线的走向,分析文本故事发展的前因后果,借助剧情发展来理解和构思人物的行为;通过情感线这一暗线,把握好人物情感的变化,使续写内容更贴合人物性格,从而达到续写内容与原文本在情感上的契合。
      2.引导学生深入地“思”。(1)梳理文本叙述的脉络。读后续写,中间还应该有个重要的“思”的过程,这个承上启下的环节需要发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对文本进行“思”。因此,全面对文本进行“读”后,应指导学生不要急于动笔续写,而是静下心来统筹“思量”文本的总体脉络,通过通盘考虑,严密地梳理、想象再进行拓展续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灵活、有序、有据地梳理,应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呈现文本逻辑关系。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创新读后续写题型教学提供了辅助,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解题训练时,应充分借助多媒体展示思维导图,通过“图”的形式帮助学生高质高效地梳理文本。用多媒体呈现电子白板绘制思维导图,可从文本主题出发,确定这个中心图后,引导学生按照文本why、what、how、who、where、when的情节主次对思维导图的主干和分支进行绘制。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合作探究讨论,再次品读文本,审视梳理的脉络,概括得是否准确,层次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各小组发现问题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再全班对此进行讨论确认,进一步完善。直觀准确的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解答读后续写题型过程中“思”的有效性。
      (2)划分重点词句。读后续写,整个过程皆是受文本的“控制”,受母语和课外阅读量的桎梏。高中生英语词汇量掌握和运用能力明显不足,在开展读后续写训练时,学生会对文本材料中的重点、典型词汇提取感到困难,若无法快速准确地划分出文本的重点词句,必将影响解答读后续写题型的质量。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侧重指导学生加强对读后续写题型“划分重点词句”的练习,通过广泛的训练,提高学生辨别、划分重点和关键词的能力,同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运用能力,掌握有效关注文本语言风格的技巧。比如,在“Secrets and lies”读后续写教学中,在学生对文本进行深读后,教师指导学生“思”时,应侧重让学生自主对文本中的核心句子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同桌间再进行互助合作,通过对照完善,促使学生全面把握文本内涵。学生自主划分后,同学间再合作划分,准确提取出“I feel betrayed by my friend Hannah./My math teacher told me that I had the lowest grade in the class./I begged her not to tell anyone else”等核心句子。借助这些浓缩了文本中心的核心句子进行拓展延伸,为学生最后续写时高质量地“达”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