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162 点击:

      【摘要】迪士尼公司将动画片花木兰改编成为真人电影Mulan。本片从策划、选角、宣传到上映都备受国内外的关注。但电影也暴露出不少西方视角对中国文化的偏见,显现出文化挪用的端倪。本文选取电影的部分英文台词,分析文化挪用在片中的具体体现,向中国文化的热爱者和创作者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迪士尼;花木兰;文化挪用
      【作者简介】曹莹雪,长江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
      电影是文化交流的常见形式。迪士尼公司打造的公主电影一直以来都备受全球观众的青睐。2020年,迪士尼将动画片《花木兰》改编成为真人电影Mulan,这也是迪士尼推出的第一位中国公主,但同时影片也饱受争议。在花木兰的家乡中国,影片却遭到冷遇,与上映前的热烈反响对比鲜明。迪士尼惯用的商业叙事模式似乎遭遇了审美疲劳。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故事讲述者站在西方文化的视角,对于中国文化错误的解读和挪用。
      一、文化挪用的简介
      James O·Youny将文化挪用定义为“一种文化的成员(称为外来者)将另一种文化的成员(称为当地人)产生的文化作品占有或者使用的行为”。其中,挪用可大体分为实体挪用(object appropriation)和非实体的挪用。实体挪用主要指艺术品的所有权从原生文化成员转移到其他文化成员的手中。本文探讨的将“花木兰”这一艺术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再现,属于非实体挪用。非实体挪用又可以分为内容挪用(content appropriation)和题材挪用(subject appropriation)。其中,题材挪用较为特殊,它并未真正拿走其他文化,而是由一种文化的成员以另一种文化“发声”,在艺术作品中再现其他文化成员的生活经历。
      将非实体的文化成果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对其他文化环境中的艺术家的作品观点再利用,则被称为内容挪用。风格挪用(style appropriation)和母题挪用(motif appropriation)都是内容挪用的子类型。风格挪用是借用其他文化中的风格要素,而母题挪用是艺术家受到某种文化影响,从而创作出不同于该文化风格的作品。因此,两者的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在原生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发展出新的内容。
      文化挪用既要重视动机,也要关注过程与结果。从动机和结果来看,该电影不如预期。迪士尼改编真人电影的动机无疑是出于商业目的。1998年动画电影Mulan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等殊荣的同时,也创造了高票房的盛况,与此次真人电影的境遇大相径庭。就过程而言,真人电影Mulan采用的叙事方式完全体现的是神秘东方的异国情调包装下的西方价值观,也是迪士尼站在现代西方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二次消费,从电影的英文台词可见一斑。
      二、Mulan英文台词中的文化挪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Mulan英文版台词可以看出外国人对于我国文化的解读。本片改编自我国古代民间故事木兰从军,台词中出现了大量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国观众本应倍感親切。但台词中到处充斥着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误读与杂糅,对文化内涵的偷换。这样反而拉开了与观众的距离。
      1.文化符号的误读。
      台词1,Hua Zhou: Chi is for warriors not daughters.
      译文,花周:这种元气,那些士兵才需要,女孩子不需要。
      台词2,Soldier: Bori Khan fights alongside a woman.Her chi is beyond imagining.
      Chancellor: There is no place for witches in this kingdom. It is forbidden to use the power of chi in destructive ways.
      The Emperor: We're not afraid of dark magic.
      译文,小兵:步利可汗身边有一名巫女,此人的巫术非常厉害。
      宰相:本朝绝无巫女的容身之地,也决不允许修炼邪魔巫术,行破坏之事。
      皇帝:邪魔巫术不足以为惧。
      本片将花木兰设定为是拥有“气”的女子。台词1出现在花周与花木兰的对话中,花周指出“气”是勇士而非女子该拥有的力量。片中另一位拥有“气”的女子,则是协助柔然的巫女。根据台词2中皇帝与宰相和小兵的对话,“气”被视为巫女才会操纵的具有破坏性的黑暗魔法。在迪士尼的眼中,“气”被诠释为了“士兵才能拥有的力量”“巫女巫术的来源”,是具有破坏性的邪恶力量。这与中华文化中“气”的概念大相径庭。
      王充的《论衡》一书中记载到“天地气合,万物自生。”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间一切有形之物都来源于无形之气。随后,“气”的概念逐渐发展到风水和中医等方面,因此气的文化意象十分丰富。中医气学理论认为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贯穿于生命的始终。人体的“气”通过统摄、主持和升降出入有序地运行,使机体能达到运动和平衡的统一 。因此,“气”是中国古代对于人体机能和谐统一的一种概括性描述,并非少数人才具备的神力。迪士尼对“气”的设定一方面是为了贴近“迪士尼公主”的形象——迪士尼的公主总是受到上天的眷顾,天生具有非凡的魔法力量,这符合受众们的美好愿望。另一方面,这种误读只是一味满足了外国观众对于神秘东方的猎奇心理,对于中华文化扭曲的再现,折射出的是西方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偏见,可以看出迪士尼对于中国文化缺乏必要的尊重。
      2.文化符号的杂糅。
      台词3,Hua Zhou:Do you know why the phoenix sits at the entrance of our shrine? She is the emissary of our ancestors.Some says the phoenix is consumed by flame and emerges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