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941 点击:

  【摘要】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出发,在分析当代专家学者已有的中英语言跨文化敏感度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今大学生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跨文化敏感度问题的看法,进行搜集整理并进行采样分析,进而从中总结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关注跨文化敏感度问题的重要性,最终尝试对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外文化融合相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尝试,逐渐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包容力和文化接受度,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形成一个健全的文化敏感性思维理念,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跨语言交际技巧的灵活应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敏感度;教学;交流交际
  【作者简介】徐花蕊(1984.07-),女,河南濮阳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汉翻译、大学英语教学;姚韵(1983.09-),,男,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教务管理、计算机基础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互联的趋势,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越来越频繁,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要求更多的能实现跨文化交流的人才;与此同时,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推出,也在无形中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具备实用价值的要求。所以,回归到大学英语课程和跨文化交流相融合这一问题本身,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寻找各异文化语境的共通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技能,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这门外国语言书面表达的同时也能达成实践交流的目的。
  一、 跨文化敏感度的基本定义
  美国学者Starosta和Chen对跨文化敏感度这一问题的解释是,人们主动积极地去尊重和接受不同文化,理解文化的内涵,对于文化之间的差异保持一种包容接受的态度。总的来说,跨文化敏感度是一个人的主观想法和主观意愿,它包含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1. 自尊。自尊是指对自己的尊重,即对自己抱有一种积极向上和客观理性的认识,并且能结合实际对自己制定合理的标准和期待,有主动地挖掘自身潜能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欲望和动力,能够在交际中保持一种不卑不亢、从容自如的态度。
  2. 自我监控。所谓“监控”,就是对行为的一种监督和控制;“自我监控”,就是指一个人能够主动的对自身的行为和想法观念进行一种监督,对于出现偏差和漏洞的部分能够做到及时地调整和改善。表现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就是能够自如地调整对话中出现的问题,让整个对话的过程维持在一种舒适和谐的氛围中。
  3. 思想开放。思想开放是指思维的包容度。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观点偏向交流者需要始终保持一种包容宽容的态度,杜绝自我为中心的偏向,在交流中保持一种求同存异的态度。
  4. 移情。移情和思想开放是一种相互照应的关系,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偏不倚、不固执于自己的观点,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
  5. 交际参与度。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不仅仅包含着交际的内容,更包含着交际的手段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一次交际达到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交际参与度,是指在交际过程中维持一种和谐融洽氛围的能力,只有当交流的双方都具备这种能力时,才能让一段交流得到良性发展。
  6. 理性判断。理性判断,是指在交流的过程中保持一种理智客观的思想态度,对待他人与自己向左的观点不是一味地反驳,也不是一味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求同存异,谨慎地做出判断。
  二、 当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敏感度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很多的一线大学英语教师还持有一种学英语就是为了应付英语考试的错误观念,并且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讲解语法理论知识上,把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都用来进行对考试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上。这一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在课上学习到足够的英语文化知识,并不能深切地理解英语这一语言背后蕴藏的不同于汉语的语言逻辑和文化偏向。这就导致学生就只能按照汉语和本国的文化特点和情感偏向进行英语文化指向的判断,进而影响到学生综合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相应的,学生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误用和错误,使本应简单、高效、快捷的交流沟通过程变得既烦琐又混乱,又会在无形中打击学生运用英语交流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更加对英语交际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并最终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
  大学的英语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书面语言理解力和应用能力,更需要引导学生扩大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度和理解度,对不同于本国文化的部分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中,更加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地处理有关文化交流的问题。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为学生今后的跨文化交流奠定的基础和做出的保障,更是帮助学生适应这一文化相互融合时代的最为重要的第一步。在大学英语的课程中重视基础的语言语法教学固然必要,但是更关键的是要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的系统学习让学生接触到、理解到英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为学生营造一种英语交际实践的文化情景,最终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英语交际能力,提高其跨文化的敏感性。
  三、 当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英语是现在一种能够在全球流通使用的语言,具备英语技能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学习需要,更是未来在他国进行交流的必备手段。那么,英语的学习就承担了书面应用和实际应用的双重功能,对于实际应用而言,英语交流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涉及各国文化底蕴的渗透和连接。对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理解得不够深入具体,就很有可能会导致沟通的低效或失败,对跨文化知识掌握得不够充分就很容易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误读、错读的理解偏差。
  本文对200名大学生进行了跨文化交流敏感度的问卷调查,收集了大学生对跨文化交流敏感度的重视程度、对跨文化交流的过程的舒适度和自信心、跨文化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对跨文化交流的主动参与度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度和尊重度等问题的看法。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普遍对跨文化交流的自信心不足,虽然有交流的欲望并且尊重和喜爱其他文化,但是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会影响学生交流的愉悦感,进而影响了学生交流的积极性,而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中又有很多是因为跨文化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的。所以,我们由此可以得出,培养当代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