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250 点击:

      【摘要】思维品质是学生在高中阶段英语学习中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终身有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等,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提供机会,创设情景,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葛玉燕(1990-),女,甘肃张掖人,白银市实验中学,一级教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新课改的出现,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最初的课堂掌控者变成如今的课堂引导者;学生的课堂参与方式也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参与,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变成课堂的“主导”。高中英语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想使得教学具有有效性,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过硬,更需要学生各个方面的积极配合。尤其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至关重要,思维品质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 学生思维品质概述
      思维品质指的是个体的智力在相关活动中的思维表现,通俗一点就是不同人在思维活动中的不同表现。思维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这样定义英语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
      二、 英语教学现状与反思
      虽然新课程标准要求已经变更了,但是目前好多教师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在日常授课中侧重点依旧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还是比较看重分数的高低,从而忽略了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拿英语阅读教学来说,还是传统的文章内容的讲述和翻译,缺乏对文章的自我深刻认识,更谈不上发散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地培养了。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不会有对阅读材料的自我认识,也不会形成所谓的批判性、创新性和逻辑性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适合应试教育,对于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作用不大,学生学习的英语也会变成“哑巴英语”。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教师说什么是什么,像一个没有思想的机器人一样,也不会想着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运用在课堂上,学生失去了课堂发言的机会,也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现阶段的中国英语教学还存在着另一个问题:学生在日常写作练习中出现“Changlish”的情况。反思这个问题的出现,其实主要与教师的授课模式有关。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都是先讲解语法,之后在语法联系中穿插语句的翻译;为了提升所谓的“教学质量”,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練习题的完成和讲解上,忽略了学生语感和语境意识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对于纯正英语的涉猎少之又少,从而无法用原汁原味或者比较正确的英语句子模式来进行写作,导致学生的思维模式也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三、 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
      新课标提出,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应具有综合性、相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最终发展他们的多元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变得必不可少,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的英语学习,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引领作用。作为现在的教师,单纯地“传道受业解惑”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无法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教师应该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作为教学的中心,在一次次的实践探索中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同时,教师还应认真研学相关的英语教学思想,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创新,使自己的教学真正适应学情。通过这样的努力,学生不但学到了该学的知识,而且在无形中激发了各种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最终形成。
      四、 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根据以上描述我们都知道学生的思维品质对于其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如何培养思维品质就变成了必须要研究的课题。针对思维品质培养策略,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 话题讨论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会运用话题讨论的方式,尤其在Warming up环节,我们称之为“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必修二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时,要想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护野生动植物,必须先让学生了解野生动植物都有哪些。这个话题其实对于学生有点大,为了更好地进行热身环节,我们可以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先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之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他们听过或者见过的野生动植物有哪些,从而为后续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埋下伏笔。这些活动一定要通过学生自身来完成,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展示或讲解,学生不但没有深刻印象,而且没有思考就没有收获,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2. 创设问题情境策略。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提问,通过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课堂氛围。值得注意的是,任何问题的设置不宜过多,不宜过于复杂,不然不仅让学生一头雾水,而且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问题的设置应基于本班学情。好的问题的设置,不仅能提起学生兴趣,还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不但要关注到不同学生的需求,而且还能够难易结合,有的放矢。例如,讲解人教版必修一Unit4 “Earthquake”这一课时,对于文章本身内容唐山大地震,学生可以说是很陌生,就连汶川大地震学生都没有任何印象。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全班进行分组,将地震分为震前、震中、震后等几个方面,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内容,最后由每位小组长进行内容的分享。要想让自己小组的内容引人注目,小组成员必须想方设法地搜集一些图片、视频等资源,让自己的内容既新颖又有创意,同时还能够获得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的认可和好评。这样的活动方式不仅调动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思维,提升自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