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630 点击:

      【摘要】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协同互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课程的隐性价值引领作用,培养拥有中国文化自信和中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三全育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张艳(1974-),女,天津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英美文学。
      一、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2017:10)。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为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强劲动力,也促使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加强了联系,共谋合作发展。面对新时代全球性问题和多元多变的思想意识,中国高校全面开启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这既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也是一个开拓创新的历史发展新机遇。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对如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
      作为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涉及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诸多领域,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外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大学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的沟通能力和交际水平也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共同需求。通过英语学习,大学生可以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创新前沿知识和未来发展趋势、丰富和更新经验和理念,加深对世界优秀文化和文明的了解和认知,同时也有助于中国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实际,有效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与各国人民的广泛交往,提升民族自信心。由此可见,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立足大学英语学科发展现状以及人才培养的特点,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有机融入,体现课程思政的内涵要求,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系统化的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题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因此,教师必须秉承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勇于担当传播知识、思想与真理的光荣使命,切实践行言传身教,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学以致用。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还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还是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助力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在体现英语学习工具性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并更好地突出人文性、强化素质教育,架构“知识+文化+思政”三位一体的学习认知体系,巩固和加强听、说、读、写、译五项大学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紧密结合时代热点、时代精神,积极开发青年学生喜闻乐见、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案例,传播正能量,充分满足学生提升认知水平、增强综合能力和发展个性的需求,引导学生理性思辨,提升人才培养的全面性。
      做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系统化的设计,先要明确回答大学英语课程“为谁培养人 ?怎么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三个问题。“为谁培养人”明确了大学英语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即:为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怎么培养人”对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与实施路径提出要求:将“课程思政”内涵,即做人、做事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润物无声、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培养什么样的人”体现大学英语课程评估与检验成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课程思政的目标、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及课程思政的评估与检验形成联动闭环,发挥协同作用。这也意味着,针对刚入学的本科生,在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方案与计划时,应当首先明确并着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在实施教学设计和方案的过程中,思政元素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与教学方法相融合,同教师素养相契合。结合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新特点和实际需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培养担当意识,树立远大抱负,推进“三全育人”机制的形成。评估与检验环节可以对实践体系中规划尚不明晰、实践效果尚不理想的教学项目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应是全人教育的过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具体语言文化知识,更要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到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全面学习。因此,在教学设计上,首先,践行内外兼修的立德实践教学。结合专业培养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更要在教学内容和设计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学生的品德和思想,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外语人才。其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思想动态,要把过去以“教”为中心的传统传输型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教师运用恰当多样的方法把设计好的课程内容传授出去,围绕某一课题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互动,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与技能,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再有,坚持创新性和实践性,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最大化整合资源,帮助学生在“参与、愉悦、共鸣”的实践教学中,强化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项维度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