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500 点击:

  【摘要】在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的流入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所折射出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专门围绕英美文学作品所呈现出的价值、思想展开研究。首先,对英美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对英美文学作品本身所表现出或理性主义、或人文主义、或黑色幽默的价值观进行了深入解析;最后,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就这些价值观所蕴含的现实意义进行了专门性的探究。希望能够通过以下研究,进一步拉近社会大众与英美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能够对英美文学作品深刻内涵、意义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价值观;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陶彩霞(1987.01-),女,汉族,江西九江人,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助教,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引言
  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得益于经济全球化时代新格局的形成,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碰撞不断,在相互影响、互助发展的过程中,为人类社会美好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下,社会文化亦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趋势。尤其是“互联网+”的影响下,线上体验扩展了人们的见识,伴随着无国别“信息大门”的打开,文化领域的交互更加频繁,推动着文学事业的繁荣。文学作为人类智慧、情感的交融,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随着作者的感悟进行修饰,发挥了振奋人心的作用,并启示着读者的认知和价值。英美文学作品不单单作为文字的组合成品,更是历史的见证、思想的升华,通过深入人心的印象描绘,引导着读者反思,其本身的发展个性,也是产出了多重方面的意义。
  一、英美文学概述
  英美文学,简而言之,就是诞生于英美等欧洲国家,以英美国家社会为背景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集、小说等。英美文学从诞生到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展历程,受欧洲启蒙主义学说的影响,民族独立意识开始在美国文化阶层蔓延开来,以富兰克林、菲利普等为代表的美国作家开始采用散文、演讲、政论等形式宣扬新思想、新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民族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超验主义文学等。之后在社会经济、政治进一步发展的影响下,欧美文学又开始在原有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衍生出了以马克·吐温为代表的乡土文学、以亨利·詹姆斯为代表的心理分析小说、以弗诺里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以及以道格拉斯为代表的黑人文学等,这些文学作品都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情况,表达了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对社会主义革命的美好期满。之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社会面貌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這些都为文学创作领域新流派、新风格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20世纪初诞生的现代派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戏剧文学等。在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诞生出了以莎士比亚、海明威、简·奥斯汀、欧·亨利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极具盛名的英美文学早期代表性人物,创作出了《哈姆雷特》《李尔王》《傲慢与偏见》《命运之路》《老人与海》等优秀英美文学作品。
  二、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观
  1.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是英美文学作品价值观的核心构成,深邃且形象地刻画了这个充满矛盾的现实社会体,在向往自由的同时排斥着一些不道德的品质和行为。索尔·贝娄著作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极具代表性,随着剧情的波动,在人物内心的变化和成长中阐述了作者对人生、世界和命运的思考。具体而言,文章以后工业社会发展为背景,通过对人们消费面貌的呈现,极力批判了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并将之上升至文化层次,塑造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触动着人们的深刻思考。再以《赫索格》为例,在索尔·贝娄的笔锋之下,把主人公赫索格作为整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总代表,描画了其困顿于荒诞的现实,面对重重精神危机始终未有放弃对人类自身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追求。在索尔·贝娄构造的精神世界中,基于对现实境遇的思索,包括人类命运、社会发展、精神面貌等,以独特的拯救方式,,批判了物质至上、玩乐至上、道德沦丧等消极心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描画,激发潜藏于心的人道主义情怀。
  2.人文主义。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发展脉络的梳理,随着历史演进的步伐,从文艺复兴到新古典主义再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塑造了多样的文化格局,充斥着无尽的生命力,积累下了累累硕果,其中对自由平等这种人文主义的追求从未止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佳作当属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所刻画的情感至今耐人寻味。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呈现出了较强的现实主义特征,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纠葛的爱恋中,受制于狭隘保守的封建观念束缚,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导致了最终悲剧的发生,自此愚昧、残忍的情愫才得以被领悟,重新陷入了对人文主义价值的思考。文章中“他们的坟墓将是一座灯塔,为后人指定方向”,可谓点睛之笔,集中折射了英美文学对人文主义价值本质的追求。又如《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本身是极具个性的存在个体,他向往世间的一切美好和自由,但是奈何母亲和叔父的压制,在饱受打击之后开始怀疑人生,侧面折射了作者对新社会的渴望,人文主义价值显露其中。
  3.黑色幽默。所谓黑色幽默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文学流派,希冀通过痛苦与欢笑、荒谬与平衡、残忍与柔情的不相称对比,诱发人类的深度思考,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英美文学作品中的黑色幽默,以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社会扭曲的不满,通过荒诞与滑稽的刻画,流露出了作者心中的不满和无力感,是对理性主义的另一种折射。在一种自嘲、悲愤甚至病态的幽默中,将作者内心的绝望刻画得淋漓尽致。以约瑟      夫·海勒发表的《第22条军规》为例,即使军人认为自己精神出现了问题,还需向上级提出书面申请,披露了当时环境下的无奈感,看似荒诞但又无可奈何。虽然这条隐形的“军规”并未形成文字,但在军人间却广为流传,没有人可以忽视它的存在,却又无法清晰地掌控它,体现了美国政治系统中的腐败性。正如知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说过的那样,生命体愈加与机器相似,而机器又更像具有生命的物体,黑色幽默以夸张的表现手法,警示着人类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