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英语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巩固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本文依托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本,从读前、读中、读后三方面展开叙述,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恰当地设计教学问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思考,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初中英语;问题设计
作者简介:刘莉(1982-),女,广东河源人,珠海市第五中学,英语老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初中英语阅读问题设计现状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针对问题设计,提出“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可见,问题作为“脚手架”,衔接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对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但调查发现,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随意,学生回答时几乎不用思考。有的教师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但设计的问题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体现。
二、对策与尝试
教师应如何恰当地设计英语阅读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分析。
(一)读前——以问启动先行认知,激活初步思维
依据Donna Ogle提出的KWL阅读指导策略,,即“What I have learnt”“What I know”“What I want to know”,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自己的原有知识,为阅读做好充分准备。因此,在学生阅读文本前,教师可根据文本话题设计问题,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后续的阅读做好一定的铺垫。
1.分享经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中心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享自身经历及结合先行认知的方式参与话题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案例1】
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8“A Country Music Song Changed Her Life Forever”一课的读前导入时,教师先播放一段音乐视频,师生间的问答就此展开:
Q1: Have you heard this song? Students: Fearless.
Q2: Do you know who is the singer? Students: Taylor Swift.
于是,教师将自己对Taylor的感受以阅读篇章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与学生分享:
I'm a ______ of Taylor Swift's. She is famous for ______. It is a traditional kind of music from the ______ states of America.When I listen to her songs, I can enjoy the best things in life——______, friends, family, and the ______ of nature. She's sold out more than 50 million ______. She has a great ______.
(fan, country music, southern, laughter, beauty, records, success)
Q3: Do you have your favorite kind of music, favorite singer or favorite song?
Q4: If you do, what's your feeling when you listen to it?
Students: ...
依托学生的回答,教师自然地过渡到阅读环节。教师结合自己的事例,通过视频及书面材料的形式向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歌手及音乐对自己的影响,有目的地呈现了重点词汇,扫除了学生后续阅读的语言障碍。而后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喜爱的歌曲”,以启动他们的旧知,并促其联系新知,达到思维激活、联想启发的目的。
2.预测内容。预测是阅读中十分重要的技巧之一,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文章标题、文本关键词、图片或图片的文字说明来进行预测,这样学生能对阅读文本进行个性化猜测,进行积极思考,为读前热身做好准备。
【教学案例2】
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级全一册 Unit 8中的 “Stonehenge: Can Anyone Explain Why It Is There?”一文共有四个自然段,介绍世界未解之谜——巨石阵。这篇课文结构清晰,因此,教师可以从文本结构着手让学生根据标题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提炼并凸显文本框架,为后续的信息处理做好准备。设计问题如下:
Q1: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when you see the word “Stonehenge” ?
S1: I want to know when Stonehenge was built.
S2: I want to know who built Stonehenge.
S3: I want to know what Stonehenge was used for.
S4: I want to know how Stonehenge was built.
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的预测提炼出来,并板书在黑板上,如“when it was built”“who built it”“what it was used for”等,然后告诉学生将要阅读的文本也会涉及刚才讨论的内容。学生经过快速阅读,将这篇课文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202210072314
相关推荐
[李岩] 基于现代统计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何静]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陈小娟] 基于一体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刘滨] 基于性别角色的社会工作硕士新生专业学习动机调查
[陈琼妹] 基于网络环境的期刊工作中期刊评价创新的影响及启示分
[杨文婕] 如何培养中职生化学课堂实践应用能力
[黄素梅]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韩安逸] 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缺失与培养途径
[贾晓雪]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途径的思考
[蓝敬瑶] 基于新时期汉语文学理念的时代化特点研究
[陶慧敏] 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吴承仕] 论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卢洪娟] 论如何通过精心设计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孟桂平] 营造书香社会从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开始
[白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