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刘滨 字数:2918 点击:

    摘 要:了解学生专业学习动机,明确不同性别学生专业学习动机的差异,无论对社工学生自身专业学习还是对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都具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社会工作硕士新生专业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当前社工硕士学习动机的总体状况,分析不同性别学生专业学习动机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性别;社会工作;学习动机

    1 导言

    学习动机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社会工作日益发展的今天,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位置越发重要,对于社会工作学生专业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也日益迫切。本研究通过对社会工作硕士男女新生的专业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社会工作硕士新生的专业学习动机总体情况,分析不同性别的社会工作硕士新生专业学习动机差异性。

    2 文献综述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习主体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导使学习活动趋向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陶 威(2012)将现有的学习动机理论进行梳理,主要有自我效能理论、成就目标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等。

    (二)性别角色

    学者对于性别角色的认识分为两类,一类重视个体的人格与社会性,如,Block(1973)认为,性别角色代表一群特质,个人乃依这些特质在其所处的社会中区分男女;另一类则注重社会文化的作用,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

    (三)相关研究现状

    学者对学生群体的性别角色及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及变化,张莉、冯江平(2000)经过调查研究得出大学生性别角色存在显著性差异;付迎春,李娇丽(2008)通过对1451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认为大学期间是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时期,女生的性别角色变化明显而男生的性别角色发展相对平稳。

    二是性别与心理健康水平、动机、人际适应等其他因素的相关研究。有研究发现,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存在显著关系(石晓勇,2006)。曹星(2010)分析得出大学生在就业率、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别差异。

    国内学者对学习动机集中于实证研究,对象主要为高中生和大学生。研究重点有两方面:一是研究学生学习动机现状,并进行分类。张宏如(2005)将学习动机划分为认知驱动力、自我提高驱动力和附属驱动力。

    二是对学习动机与性别、年级、自我效能感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刘淳松(2005)认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及学科的差异,并且专业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

    本文主要研究社会工作硕士新生的专业学习动机情况,做出社会工作硕士新生的专业学习动机具有性别差异的假设。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以结构式调查问卷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分为学生学习动机自我诊断测试量表和自制学习动机问卷两部分。研究对象是30名14级社会工作硕士新生,抽取男女生各15名。采取网上匿名自答方式,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4 研究发现

    (一)研究结果

    由学生学习动机自我诊断量表可知可知,30名调查对象所得最低分为4分,最高分为14分,全距为10;男性调查对象分数均值为7.50分,女性均值为4.25分,总体均值为5.88分;有20名调查对象所得分数在0~5分间,其中男性8名女性12名,有10名调查对象所得分数在6~13分间,男女各5名,有一名男性调查对象的分数14分,为所有调查对象最高。

    据表1,男性专业学习动机所占比重最大的是“能力追求”选项占总得分的27%,其次是“声誉获取”,比重最小的是“利他取向”占总得分23%,男性四个选项所占比重分布较为均匀;女性专业学习动机所占比重最大的同为“能力追求”占总得分的28%,其次是“求知兴趣”,比重最小的是“声誉获取”仅占总得分的19%,女性四个选项所占比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总体来看,男女生专业学习动机所占比重最大的是“能力追求”,最小的是“声誉获取”,且四个选项所占比重差异性不大。

    根据表2性别与各分项目t检验参数,“声誉获取”项目的F值为1.414,对应P值为0.22左右,而0.22大于0.05,总体方差无明显差异,,t值为2.378所对应P值为0.03小于0.05,因此可以认为两总体均值存在差异。根据相同的检验方法,其余三个项目与性别之间均被证明无显著差异。

    (二)研究结果分析

    大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同学专业学习动机良好,但有极少数同学在学习动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与困扰,需要进行必要调整。“能力追求”选项在男女生专业学习动机中均占首要位置(表1)。男性与女性在学习动机方面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男性“声誉获取”动机要明显高于女性,女性“利他取向”动机要高于男性(表1,表2)。

    5 讨论

    随着各种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想通过研究生期间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身能力和竞争力,所以“能力追求”在男女生学习动机中均占首要位置。

    男性“声誉获取”动机要高于女性,可能是在传统性别文化中,男性一直被寄予厚望,他们会更加注意扩大自身的威望与影响力,在学生阶段学习成为男性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女性的“利他取向”学习动机要高于男性,其原因或许是由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迫切需要在社会中体现自身价值,相对于男性来说,她们肩负经济压力较小,更倾向于从事“利他”性的工作,当前社会机构中女性从业者的人数远远超过男性就是一个证明。

    6 结论

    当前社会工作硕士新生总体专业学习动机状况良好,少数学生专业学习动机存在问题。“能力培养”是男女生共同首要的专业学习动机,同时专业学习动机存在性别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声誉获取”方面,这个结果也验证了开始的假设。这也给我们启示,学生学习动机不能一概而论,是具有个人和性别差异的,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异同,有利于促进社工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而促进社工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Block,J.H.(.Conception of sex role: Some cross-cultural and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 512-526.

    [2]曹星,岳昌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性别差异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0,1.

    [3]付迎春, 李娇丽. 大学生性别角色调查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08,2 ,168-169.

    [4]刘淳松.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年级及学科差异[J].中医临床康复,2005,2.

    [5]石晓勇.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宋专茂,丁霞. 大学生心理测量与导向[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7]陶威.学习动机理论及研究综述[J].遵义师范学院院报,2014,1.

    [8]张莉,冯江平.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2005,4,434-436.

    [9]张小红.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原因分析[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