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为国家培养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思创融合”育人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在“思创融合”育人模式下,通过“实践+理论”的培养模式,高职外语专业教师应基于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用技能,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独立、勤奋等品质的锻炼,帮助学生在提前适应社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进提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思创融合;外语专业;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用人单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高职外语专业教学却存在不少短板,缺乏成熟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所需脱节,影响了高职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及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职业教育创新方式。具体来讲,就是高职院校应构建“思创融合”育人模式,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企业丰富的实践机会相结合,将课堂教学和企业实操相结合,以此来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减少学生磨合时间,使其快速适应社会。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外语专业与“思创融合”育人模式相结合,将有效弥补短板,提升育人质量。
二、高职外语专业教学现状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外语专业。但不少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模式更新缓慢,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外语专业同质化严重
近年來,高职院校普遍设置外语专业。为追求就业率,高职院校外语专业课堂教学方面的创新不足,“突击式”“大水漫灌”等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另外,高职院校的外语专业设置时间短、起步较迟,在教学方面的研究和积累不足,教学模式单一,师资缺乏。在教学体系顶层设计方面存在短板,未针对外语专业特点量身构建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缺乏鲜明的特色与目标。比如,部分高职院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计划,几乎是照抄其他院校的课程计划,存在“拿来主义”的弊端,未考虑自身条件与学生的实际,在这样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难以有较大的提高。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无法确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状态,自然也无法收获到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这种同质化的教学模式,不但使学生学习与实际社会需求相脱节,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外语专业教学方式单一
高职外语专业在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方面缺乏针对性的规划与设计,一味地照搬现有高校的成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高职院校缺乏对外语专业教师的培训,教师对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够充分,,大部分教师只能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缺乏与其他专业教师的互动交流。教师在课堂上以“唱独角戏”为主,学生忙于记笔记,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低,学生在课堂上未得到充分的锻炼,独立思考的机会更少。相应地,课后拓展活动开展频次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听、读、写、说能力未得到有效锻炼,教学效果不佳。
(三)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的生源复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高职院校教师很少根据学生的能力差距进行分层教学,而是按照同一标准进行教学。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对教材内容早已熟悉,课堂积极性不足;部分学生因基础较差对课堂内容无法理解,学习动力不足。教师为顾及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不得不放慢教学速度来辅导他们,从而影响整体教学进度。
(四)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欠缺
高职院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有所欠缺,影响到外语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一方面,外语专业抽象的知识多,在倡导教育信息化的今天,高职院校课堂仍存在多媒体设备配备不健全、信息互联互通程度不足的情况,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开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大多刚刚毕业,教学经验欠缺,导致课堂组织、规划教学的能力欠缺,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高职外语人才的培养。
(五)外语专业教育特色不强
因近几年高校扩招,所以每年高校的毕业生较多,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现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学历及毕业学校越来越看重,高职外语专业相比本科院校处于弱势。再加上现在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模式大多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未能针对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英语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从而影响了学生就业。
三、校企合作与“思创融合”育人模式相结合的意义
高职院校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外,还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下功夫,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校企合作与“思创融合”育人模式相结合,不但能增强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还能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其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及创新意识
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外语教学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需要。外语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其课程内容带有大量西方文化元素,会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善的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外语专业教学中应融入家国情怀,传统文化等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同时,通过“理论+实践”的培养模式,以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为案例来开展外语教学,实现了校内学习、校外实践,强化了实践教学,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进行独立思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202210212156
相关推荐
[潘屹宁] 浅谈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马金花] 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周献策] 新媒体背景下基于管理科学视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析
[吴锦嵩] 减能增效背景下企业处置闲置报废物资的路径探究
[黄伟鹏 曾嘉亮]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浦发银行打造小微金融全新模式研究
[朱奇] 中俄服务贸易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黄安梁]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
[周辉] 基于学生工作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对比调查
[池志勇 李荣菊]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正向效应”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及
[陈亚辉] 合作治理:机制、路径及运行逻辑
[李峰] 浅析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省高校区域化发展的模式和路
[李玉华] 专业对接产业背景下武陵山区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张素英 魏华 路丽] 美国文化对其政校企协同创新的影响及启示
[张智勇] 绿色保险背景下我国保险业的机遇与挑战
[罗延子] 浅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