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固化阅读教学流程,忽视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而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的提出,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文本解读的能力,优化教学设计,深入挖掘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尝试多元化解读文本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本解读;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白竹蓉,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英语教材为主的课程资源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抓手,但很多教师容易以固化模式来开展阅读教学。这种固化模式的流程是导入、略读、细节阅读、讨论问题,若上公开课,会增加学生发言的环节。而在这几个步骤也有一些固定形式。导入一般是播放几张图片或者教师提几个问题,略读一般采用回答问题的形式,细节阅读一般是教师把文章中出现的细节挖空让学生回答。通过这几步,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文章的细节,但是对文章的篇章结构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的理解程度不高,造成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较弱,在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和汲取文化精华上存在一些漏洞。
二、核心素养对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学科应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为: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这就表明,想要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成果,达到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应以实现学生深度学习为教学目的,利用多模态语篇,联系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设计一系列体现综合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方式,加强对语篇的整体解读,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文本解读的内涵
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就是跟文本作者对话的过程。因此,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千篇一律地套用从篇章到段落、从段落到句子、从句子到字词这种top-down逐级解析的流程。此外,要在了解文本写作背景后再深入挖掘文本材料,基于主题语境和语篇类型,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整进整出,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真实想法,从字里行间仔细揣摩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欣赏文本的读者,因为个人的经历、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认知角度和水平各不相同,对文本的解读自然存在差异。所以教师针对文本解读,不应预设标准答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多元化解读文本。
四、文本解读下的教学设计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一般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解读文本。一是通过文章的题目、图片、图表,加粗字体等显性材料整体解读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的主線和主题。二是通过分析作者所运用的词汇、修辞手法等,结合文章主题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三是挖掘文本深层信息,如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体会文本的真正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一)文本解读与学习目标的设定
学习目标的设定应该基于教师对学情的分析,对文本的解读。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1“Teenage life”的阅读文章“The Freshman Challenge”是一篇结构清晰的记叙文。文章描写了一位美国高一学生 Adam 进入高中后面临的挑战和他的感受,最后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开始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因此笔者将本课的学习目标设位为:
1. Students can use a table to work 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2. Students can express their own challenges, feelings and solutions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applying the learnt knowledge;
3. Students can cultivate their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a positive life attitude after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selves and Adam.
第一个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理清Adam在学校遇到的挑战、他的感受和他的解决办法,理清文章的结构框架。第二个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谈论自身状况来应用所学的内容。第三个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比较文章的内容和自身的情况,,能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形成积极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二)文本解读与文本内容的重建
梳理文本脉络和重建文本内容是文本解读的重要目的之一。文本的题材、体裁、课型不同时,解读的方式和梳理的角度也会有差别。高中的英语教材中,大部分是叙事类文本,但是因记叙对象的差别(写人、写物、写景),描写的方式、修辞手法有所不同,这个类型文本的线索也比较多。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 Unit1“Teenage Life”的阅读文章“The Freshman Challenge”为例,这是一篇记叙文,共四段,利用 First 等序数词使得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中利用形容词、副词和短语等生动描述作者的情感、态度变化,如“a really big challenge、carefully、difficult、unhappy、a bit worried”,有助于学生理解本文的情感线,探究作者的性格特点。
gzslib202211102122
相关推荐
[杜凯] 智慧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研究
[李岩] 基于现代统计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陈小娟] 基于一体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孟祥妹 赵振东] 道桥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张丹丹] 中职学校电气自动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肖蓉] 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研究分析
[钟少军] 关于初中化学学习难点的突破策略的研究
[吴占春] 福建莆田中小学课间操的创新研究
[周淑贞] 提高河南农村留守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王励姝] 高中数学中研究性学习
[张家成] 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赵爽] 小学语文中经典诗词教学问题研究
[康丽丹] 小学科技活动课教学问题研究
[蓝敬瑶] 基于新时期汉语文学理念的时代化特点研究
[申林] 面向高校研究生开展学科服务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