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855 点击:

  摘 要:翻译学与美学思想的融合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翻译美学理论在中西方呈现出不同的流变,并推动着翻译事业朝着更高的“美学”标准发展。商务英语文本的呈现离不开扎实的翻译工作,而以翻译美学作为理论依据指导商务英语文本翻译,更有助于商务英语文本在保证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之上,朝着美学的高度进一步完善。本文首先从翻译美学理论的历史脉络出发,分析中西方的理论渊源及流变过程,思考翻译美学理论的逻辑架构,并针对商务英语文本的内涵、类型及特点进行分类与解读,在此基础之上,探讨翻译美学理论指导下商务英语文本翻译的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思考其实践应用的效果,试图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为翻译美学理论的接续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翻译美学;商务英语;文本翻译
  作者简介:严丹(1982.07-),女,重庆人,广州工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英语教学。
  无论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还是在不同的种族群体中,美学思想都具有人类感知上的共性特征,并成为连接不同文化间交往的重要桥梁。翻译美学理论在中西方各有渊源,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之后形成独特的理论架构与发展脉络,并在当前国家交流的大视野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推动着翻译朝着更高层次的审美属性进步。
  在全球商贸交流日益密切的21世纪,商务英语是推动经济商贸交流的重要推手,因而加强对于商务英语文本翻译的研究,不仅是出于学科发展的考量,更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从理论上看,将翻译美学理论引入商务英语文本翻译,有助于从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视野出发,进一步丰富语言学、翻译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完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从实践上看,翻译美学理论的引入有助于推动商务英语文本的规范化呈现,为经贸交流减少语言文化上的阻碍,促进国家经济贸易的发展。
  一、翻译美学理论概述
  (一)翻译美学理论的历史发展
  1.西方早期翻译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思想属于哲学系统的一个旁支,因而西方的翻译美学理论同样离不开其哲学思辨的基础。18世纪末,著名的翻译先驱泰特勒在其著作《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提出“翻译三原则”,指出翻译要具备以下三点原则:译文要实现对于原作思想内涵的忠实化表达、译文文本的风格水平应当接近或与原文文本相同,译作的语言表达也要做到明白晓畅,这可以看做是对翻译美学的初步建构。随后,19世纪的翻译家阿诺德在针对诗歌翻译问题的探讨中,指出译者要强化对于诗歌作品的审美感悟,过度追求诗歌形式而抛却诗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西方的翻译理论往往以美学思想为重要依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翻译美学理论的发展。
  2.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的流变。中国的翻译美学理论萌蘖于两汉之际,但翻译工作与美学思想的融合则最早可以追溯到佛教典籍的编译,此时的翻译工作具体表现在梵文与汉文的转换上。安清和支娄迦谶作为佛经典籍翻译的先驱,针对佛经的翻译提出了具体明确的美学标准,即“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法句经序》一书则将“质派”的观点集中论述,在中国译论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此后,鸠摩罗什纠正了早期佛经典籍翻译中“质直”的特点,主张“文饰”,重视译文的书卷气,讲求“文约而诣,旨婉而彰”。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表面上是翻译思路与文法转换的差异,但实质上反映出翻译美学理论在中国的发端。
  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学东渐”的风潮,西方的大量英文著作传入中国,带来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文化思想,“向西方学习”的理念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大势下不断深入人心,从经济、政治波及思想领域不断延伸,并大大推动了翻译事业的接续发展。与此同时,西方的美学思想及哲学理论也传入国内,翻译事业与美学思想进一步融合,翻译学者们各抒己见,推动着翻译美学理论的勃兴。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中提到,译事三难为“信、达、雅”,这种理论成为后来中国翻译界的理论基石。之后,林语堂先生针对严复的翻译论进行了发展和充实,并在其《论翻译》一文中具体地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即强调“忠实、通顺、美”,要求译者要忠实于作品原义,要做到语句表达的通顺晓畅,并把握好翻译的艺术之美,将翻译与美学进行更深一步的结合。此后,傅雷先生提出“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观念,将翻译事业推向更高的层次,而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论”则更加强调对于原作思想及语境的把握,与傅雷先生的“神似观”不谋而合,推动了翻译美学标准的科学化和整体性建构,也反映了近代翻译理论与翻译事业的发展态势。
  21世纪以来,翻译美学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不仅从学科交融的视野来看具有格外深远的意义,也在指导翻译工作实践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刘宓庆教授的《翻译美学导论》一书基于译学比较的视角,将翻译学与美学联系起来考察,在探寻翻译学的美学渊源的基础之上,对翻译的审美客体与主体进行了条分缕析,并指出“翻译与美学的融合互动是中国翻译理论的主题”。上海交通大学毛荣贵教授的《翻译美学》一书,则从美学的角度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对比考察,针对二者的审美性、语言模糊性的异同进行剖析,并以翻译文本为例进行了翻译实践与翻译方法的探究。这两位学者奠定了国内翻译美学的学科基础,并推动着翻译美学学科朝着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二)翻译美学的理论建构
  1.翻译美学的概念界定。“翻译美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性名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类学科交叉融合的具体呈现,也是美学思想在翻译工作上的具象化表达。刘宓庆先生对于“翻译美学”的名词界定作出了精妙论述,他认为“翻译美学是在运用美学和现代语言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研究和探讨语际转换中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语际转换能力和对译文的审美鉴别能力”。由此可见,翻译美学理论生长于语言学的土壤之间,美学和语言学的共同浇灌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生命之源,也促成了它的茁壮成长,同样,翻译美学概念的界定同样离不开语言学的范畴。
  2.翻译的审美主体与客体。翻译美学理论的建构不仅需要以语言学作为根基,更需要明确翻译审美的对象,即翻译的审美主体与客体。其中,翻译的审美主体指的是参与翻译活动的人,既包括直接参与翻译工作的译者,也包括对翻译文本进行再创造和再加工的读者。在毛荣贵教授看来,“译者特殊的审美心理结构构成了感知和把握文本审美能力”,而读者对于文本的解读也同样离不开审美感知,翻译的审美属性在审美的主客体身上得以呈现,并成为連接审美主客体的桥梁和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