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衔接新旧知识等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初中英语教师应尽力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桎梏,加强对课堂导入环节的改进。本文将在概述“双减”政策和课堂导入的基础上,对初中英语阅读新授课导入环节的常见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其优化策略作重点阐述。
关键詞:“双减”背景;初中英语;阅读新授课;导入环节;优化策略
作者简介:陆静(1984.10-),女,江苏靖江人,靖江市西来镇土桥实验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在新课改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传统的生搬硬套式和单调乏味的课堂导入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趋势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在英语课堂活动中,动机、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也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和保证教学质量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性格特征,采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设计出兼具艺术性和适用性的英语课堂导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和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学科的独特魅力。
一、“双减”政策和课堂导入概述
(一)“双减”政策的提出背景及要求
“双减”是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制定“双减”政策的初衷是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它也推动了“以生为本”的有效落实。
“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抓住课堂主阵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拥有全身心参与、获得多元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双减”政策施后,要一改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为课业所累、以成绩作为考评学生单一标准的状况,大力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精神,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切实增强学习效果。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艺术素质等全方位的综合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从而推动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课堂导入的内涵以及应遵循原则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其成败将会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初中英语教师应在英语阅读新授课的导入环节遵循趣味性、新颖性、灵活性和效益型等原则,具体如下:
首先是趣味性原则。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视频、图片等各种形式,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唤醒学生的英语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学习活动的要实现的目标和价值意义。其次是新颖性原则。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在对课堂导入切入点进行精准把握的基础上,确保课堂导入材料的新颖性,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当堂的英语学习任务上,在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前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再次是灵活性原则。初中英语教师应具备使用不同导入策略和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用不同的英语课堂导入方式。最后是效益性原则。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导入设计不仅要与所授知识点相联系,而且语言要准确简洁,从而在短时间内实现新旧知识相互联结的实效性作用。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新授课导入环节的常见问题
“双减”政策的大力实施和“以生为本”观念的大力提倡,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仍以大量讲述为主,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在英语阅读新授课导入环节的常见问题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堂导入时间把控不当,课堂导入认知片面化
要想使课堂导入环节发挥出最大限度地功效,首先要对课堂导入时间进行适当把控。英语课堂导入是促使学生愿意学习和享受课堂的有效方式,其最终目的是快速集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当堂英语知识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由此可见,课堂导入在教学活动中占据基础起始地位而非课堂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对课堂导入的时间进行有效把控。
从整体观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集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为一体的不可或缺的完整系统。如若对课堂导入占据太长时间,势必会对其他教学环节的时间有所挤压。这种只重视课堂导入环节,而对其他环节有所忽视的做法,则会对英语核心教学内容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影响当堂教学进度,而且容易陷入说教境地,不利于课堂导入作用的充分发挥。如果课堂导入时间过短,一句话带过,或者将课堂导入环节略去,则不仅不利于在最短时间内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集中,而且也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兴趣,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方面也会大打折扣。
(二)导入内容生搬硬套,课堂导入成效微乎其微
“导”无定法,鉴于班级氛围、教材版本与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课堂导入的方式和内容也应该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就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在切实了解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灵活采用多种课堂导入方式,进而维持初中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新鲜感。
然而,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导入方面存在生搬硬套,缺乏创新更迭和灵活性的现象以及缺乏趣味新颖性的问题。学习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理认知过程,需要感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多种心理活动的共同参与,而集中注意力则是确保认识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证。而如果教师不在导入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再加上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意识方面有所欠缺,则会导致无法有效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学生注意力涣散等情况,课堂导入成效的微乎其微也会使英语阅读新授课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相关推荐
[何静]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钱利] 浅谈多媒体介入初中美术设计课程
[钟少军] 关于初中化学学习难点的突破策略的研究
[卓丽钦] 初中英语新课导入环节案列解析及反思
[谢海荣] 浅析网络环境对初中汉语教学的影响
[于璟] 浅谈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王亚风]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包玉荣] 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
[胡艳丽 冀万勇]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
[六十三]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
[肖敏] 初中历史教学的侧重点
[马金花] 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周献策] 新媒体背景下基于管理科学视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析
[吴锦嵩] 减能增效背景下企业处置闲置报废物资的路径探究
[黄伟鹏 曾嘉亮]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浦发银行打造小微金融全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