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954 点击:
  摘 要:语音感知模型主要有母语磁吸模型、感知同化模型、自主选择感知模型和语音学习模型等,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梳理不同语种学习者关于音段和超音段语音感知的研究发现,目前研究主要考察一语对二语语音感知的影响,而涉及二语影响一语语音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为后期研究提供了方向。评述语言学习者语音感知的跨语言影响,可以为语音感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音段感知;超音段感知;跨语言影响;语音感知模型
  作者简介:王瑞芝(1986-),女,河南偃师人,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一、引言
  语音感知在语言学习和交际过程中至关重要。较强的语音感知能力是语言学习者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尤其是听说技能的基础。语音感知能力主要体现在音段信息和超音段信息這两个方面。双语学习者的两种语言不断接触,导致两种语言不断影响,且这种影响是双向的(bi-directional)。但目前二语习得领域就一语影响二语语音习得的研究成果丰硕,较少有研究关注到二语对一语语音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从音段信息和超音段信息这两个成分入手,从微观层面窥探语音感知过程中的跨语言影响;同时,在语音感知相关模型,如母语磁吸模型(native language magnet model, 简称NLMM)、感知同化模型(perceptual assimilation model, 简称PAM)、自主选择感知模型(automatic selective perception model, 简称ASPM)和语音学习模型(speech learning model, 简称SLM)的理论基础上,梳理国内外不同语种学习者对音段和超音段语音感知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语音教学与学习及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二、语音感知相关模型简介
  母语磁吸模型假设一个音有多个刺激项,但刺激项里只有一个原型,这个原型即是人们对这个音的抽象的声学统计的总结。在这个模型里,原型刺激被形象地比喻为“感知磁石(perceptual magnets)”,即它像磁石一样将其他刺激项紧紧吸引在自己周围,学习者能够轻易听辨出的这个原型音;但其他刺激项与原型的距离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听辨语音的难度也就取决于刺激项与原型的感知距离,即距离越近,学习者越难把刺激音与原型音区分开来,导致听辨困难。
  感知同化模型认为二语语音感知过程是知觉空间的重构过程,即在语音的感知空间分布上,二语音素通常会根据其与一语音素的相似性,被同化到与其感知距离最近的一语音位范畴上。具体而言,当两个二语音素和一个一语音素相似时,二语学习者很难区分这两个音;但当两个二语音素分别和两个不同的一语音素相似时,二语学习者很容易听辨出这两个二语音素;且当二语语音范畴与一语语音范畴完全不同时,这样的二语音素是最容易被掌握的。这个模型阐释了二语者倾向利用一语经验,把二语语音感知同化到相似的一语语音范畴中这一现象。
  自主选择感知模型用于解释一语语音和二语语音的归类和认知加工机制,它可分为两种感知方式,一种是音系方式(phonological mode),即不费认知之力的感知,尤其适用于成年人处理一语中相同或相似方言的音段;另一种是语音方式(phonetic mode),即基于语音环境的音段感知,适用于在二语学习初始阶段感知一语里不存在的二语音段或有细微差别的音段。
  语音学习模型关注二语语音发音的最终结果,主要有三个观点:1.语音感知可以引导语音学习,即二语语音偏误大多缘于感知偏误;2.二语学习者习得新语音的能力是终生的,但学习的起始年龄影响二语语音学习效果;3.强调二语学习对一语的影响,即在二语语音习得过程中学习者能察觉非母语语音。
  三、国内外文献梳理
  (一)音段感知研究
  音段信息由元音和辅音构成。下文主要就这两个成分对音段感知研究进行梳理。
  1. 元音感知研究。元音是音段层面上的重要成分。针对元音感知研究主要集中于三语学习者的母语和第一外语对第二外语的影响,如研究者利用声学实验对母语为加泰罗尼亚语、第一外语为卡斯蒂利亚语而第二外语为法语的学生在发第二外语元音时的情况做了研究,发现法语元音主要受加泰罗尼亚语的影响,而不受卡斯蒂利亚语的影响。另有研究者用音系对比和语音实验的方法对中国学生的母语和第一外语英语对其第二外语法语元音学习的影响做了考察,发现母语和第一外语都会对法语元音产生影响;同时,研究者还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和第一外语英语也会对第二外语西班牙语元音学习有影响。由此可见,这类研究只关注了语言影响中的正向影响,尚未涉及逆向影响。
  2. 辅音感知研究。辅音种类繁多,在发音特征和声学表现上各不相同且各种语言间辅音相差很大。因此,对比不同语言的辅音差异能够揭示不同语言在语音感知方面的异同。针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如通过比较古巴的五位美国移民与当地操葡萄牙语人及英语单语者所发辅音的VOT,发现移民者的VOT严重偏离英语单语者而朝着葡萄牙语发展。还有研究者分别考察了日本英语学习者二语对一语/p, t, k/嗓音起始时间的影响,汉语普通话舌尖后塞擦音声母的性质,北京话和其他方言的辅音声学格局等。由此可见,二语对一语辅音感知的影响研究已引起学者关注。
  另外,在所有辅音类别中,塞音是唯一的一种所有语言都具有的辅音音类,因此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且以清塞音为对象进行考察的研究居多。这是因为清塞音存在送气/不送气的对立,汉语中送气/不送气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宾(bīn)”和“拼(pīn)”分别记为/p?n/和/ph?n/,而英语中送气/不送气不区别意义,如peak和speak两个词,peak 中的/p/是送气音,语音学上记为[ph],而speak中的/p/不送气,记为[p]。研究者考察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送气/不送气范畴的加工模式时发现,日本学习者能够较好地在感知并区分汉语送气/不送气特征。使用塞音声学格局的分析方法,研究者考察了两名韩国留学生的韩语与汉语塞音格局的异同,并将之与汉语母语者的塞音格局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韩国学生可以较好地感知汉语送气/不送气音两个音位范畴,但在产出汉语塞音时会受其母语韩语发音松紧特征的影响。在一项考察韩、泰、印尼三国的汉语留学生汉语单音节辅音的习得情况的声学实验中,通过对送气/不送气音的VOT进行比较发现随汉语水平提高,三国留学生的送气/不送气对立意识会出现停滞和倒退的现象。通过听觉实验,研究者发现俄罗斯汉语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在送气/不送气的听感范围接近;但送气/不送气两个范畴之间的模糊地带要比母语者宽。由此可见,这类研究多是考察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一语对二语汉语辅音送气/不送气的习得过程,或二语对三语汉语辅音送气/不送气特征的习得,涉及中国外语学习者的二语或三语对一语汉语送气/不送气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