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10582 点击:
  摘 要:作业是连接课程、教学和评价的关键环节,但是当前小学英语作业大多是费时低效的重复性内容,未能发挥出作业独特的优势和价值。作业设计存在以下普遍性问题:内容窄化、知识浅表化、设计悬空化。本文在大观念的统领下,以单元为整体,采用逆向设计的思路进行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究,助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逆向设计;大观念;单元作业;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张佳丽,常州市平冈小学。
  一、研究背景
  在凯洛夫程式化的五步教学法的影响下,作业一直被看作是“提升学生学习、练习和巩固教材知识的重要手段”,其巩固强化手段的角色逐渐被确定甚至固化为唯一角色,导致教师的作业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内容窄化、学习浅表化、设计悬空化。因此目前的小学英语作业大多是费时低效的重复性内容。为解决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大观念统领下,基于逆向设计的思路,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Hobbies”单元作业设计为例,对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进行实践探究。
  二、理论依据
  (一)课程标准指引方向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英语学习要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景化,从而促进核心素养培育和有效落地。这里所说的“大概念”即本文所指的“大观念”。大观念是深层次的、有意义的、可迁移的核心观念,指向学科本质,体现思维方式和核心观点。美国学者格兰特维金斯曾指出,“大”并非“庞大”,也不是“基础”,而是“核心。”由此可见,大观念在英语学科中居于核心地位。大观念是统摄教与学过程的原则和方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依据,对于英语学科的教与学具有高位引领和指向作用。 因此英语教学设计和单元作业设计都应该在大观念的统领下展开。
  当前课程改革目标已经由关注知识转向立德树人,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关键能力的培育。而单元是课程开发的基本单位,因此单元教学成为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业是连接课程、教学和评价的关键环节。对应地,以单元为整体进行作业设计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便于和课堂教学形成有效呼应,是不容忽视的。
  (二)逆向设计提供思路
  逆向教学设计是由美国教育学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麦克泰提出的以学习结果为目标的一种逆向教学设计过程。不同于以往正向的“以始为始”,而是“以终为始”,提供全新的教学设计思路,最终目的是实现理解,即为理解而教,为迁移而教。逆向教学设计分为三个步骤:步骤一为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步骤二为寻找相应的评价证据,步骤三为设计教学与学习活动。借鉴这三个关键步骤,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首先应梳理建构相应的单元作业目标,其次明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最后设计匹配的作业任务。
  因此,以“大观念”即基本问题为抓手,遵循逆向设计的三步骤,进行小学英语单元的作业设计,是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避免作业形式窄化、内容浅表化、设计悬空无依据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关键能力,促进学生持久理解的有效实践。
  三、小学英语单元作业逆向设计的实施路径和案例
  (一)遵循基本问题,明确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逆向设计下的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达成持久理解和能力迁移。下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Hobbies”为例,进行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前期基于课标,通过研读教材、探究文本结构、揣摩写作意图、分析学情,将本单元的大观念提炼为谈论爱好,基本问题设置为“如何谈论爱好?从哪些维度谈论爱好?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爱好的?”等。在大观念和基本问题的统领下,本单元预期的学习目标和相应的作业设计目标如表1所示。
  (二)基于表现性任务,落实单元整体作业的评价标准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评价标准首先应当关注大观念的学习是否落实,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以及通过什么样的评价方式,什么样的表现性任务等来证明学生已经达成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目标。在严谨的单元作业设计下,目标和评价是具有紧密关联性的。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公众投票评价等。同时,在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评价活动中也可以借鉴威金斯提出的表现型任务(GRASPS)的六个要素:目标(Goal)、角色(Roal)、对象(Audience)、情境(Situation)、表现(Performance)、标准(Standard)来设定单元作业活动,制订合理可行的评价标准,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在“Hobbies”这一单元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调查小达人”,要求学生借助表格的形式对身边的家人或朋友进行调查,了解不同人的爱好。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运用关键句型“like doing”进行描述(具体操作见表2)。
  (三)追求理解迁移,丰富单元整体作业的活动形式
  课堂的教学与学习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促成学生的“理解”,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作业的设计、布置与完成,可以让学生在非教学时间达成阶段性目标、培养关键能力、获得学习动力,最终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业设计必须紧扣这一总体目标,通过丰富多样的作业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作业活动中提升英语核心素养、发展关键能力、促进能力迁移。以“Hobbies”为例,在进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当关注以下三点:
  1.以单元为整体,层层递进设计课时作业。单元是承载主题大观念的基本单位,课时教学则是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課时目标的设定服务于单元整体目标的设定,课时作业的设计与完成又促成课时目标的达成,而课时与课时之间不是孤立的、零碎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课时作业设计应避免脱离主题大观念或碎片化地呈现,单元整体教学下的课时作业设计应当是紧密关联的,通过层层递进的作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如在第一课时中,通过创设“介绍小达人”这个作业活动,学生借助图片支架,能够准确而连贯地介绍故事板块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爱好。第二课时中,通过“调查小达人”这个作业活动,学生通过搜集信息、提取信息、概括了解的方式,能够用关键句型“...like...”来归纳和描述家人或朋友的爱好,既巩固运用了本节课的句型,同时也为下一节课中语法知识的学习作铺垫。在第四课时,通过“创作小达人”的作业活动设计,即借助写作支架,从不同的维度描述朋友或家人的爱好。学生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综合运用的板块中,从“寻结构”到“用结构”,培养学生表达的准确性、连贯性和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创新设计深层次作业。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语言学习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将文本信息和语言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相融合,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助力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思维导图是小学阶段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通过创新的作业设计,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学会梳理文本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帮助学生内化书本知识与结构,不再局限于表层性知识作业,如机械性地抄写作业。而是将这样的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深层次的作业设计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整合单元中描述爱好的不同句型,归纳总结出描述爱好的不同维度,为单元创作做准备。
  3.以辩论为挑战,将批判性思维融入作业设计。新课标强调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通过学习活动的落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引导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应当抓住教材中的文本内容,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和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科育人的终极目标。在本单元第三课时Cartoon time板块的教学中,Billy本来是喜爱溜冰的,但因为一次不小心,他摔倒跌入水坑中,最后Billy说自己现在不喜欢溜冰了。结合这一内容,可以设计“辩论小达人”这样的课后作业,组织一场辩论:Billy应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爱好?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最终探讨出对待爱好的正确态度,激发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爱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爱好,并注重培养自己的爱好,享受爱好带来的愉悦感。
  总之,为了避免作业设计出现内容窄化、学习浅表化和设计无依据等问题,小学英语作业应当以大观念为统领,以单元为整体,采用逆向设计的思路进行设计,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王蔷,周密,蒋京丽,闫赤兵.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学科教学设计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0(11):99-108.
  [2]张黎,曹湘洪.基于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0(2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