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7225 点击:
  摘 要: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由于实行时间短暂、老师理解容易出现偏差、教材本身高度概括等原因,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很多困惑,笔者结合自身对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实践,立足大单元理念,谈谈几点教学思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35-0141-04
  一、 引言
  从2020年秋季开始,安徽省正式开始使用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很多教师认为统编教材时间跨度大、教材阐述简略、知识容量大、课时紧张,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非常不容易。这就要求一线教师正确理解新教材,把握住统编教材的方向。鉴于此,笔者以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例谈谈几点教学思考。
  二、 几点教学思考
  (一)融入大单元理念
  大单元理念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融入大单元教学理念。目前教师们对大单元的概念存在不同的认识,我们完全可以抓住共性的东西,紧盯大单元的关键词(单元教学、逻辑关联、相对独立、关注素养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我们的认识,加深我们对概念的理解。了解概念之后,我们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转变思想理念,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大单元理念虽然强调宏观,注重专题性,但是也十分关注细节的透视,因此宏观的展望和微观的剖析的有机结合才会让大单元教学理念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我们不能为了改变而改变,不能轻易地把教材内容拆解和重组,除非我们重新整合后,逻辑性和科学性更强了,也更有利于学生接受了。大单元教学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团体合作和时间积累。
  (二)理解“纲要”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统编教材的方向?笔者认为关键要理解“纲要”的内涵。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名称叫作中外历史纲要,那么就教材本身来说,我们的重点应放在“纲”和“要”上,但问题的关键是“纲”和“要”的内涵是什么呢?“纲,维紘绳也”,本意就是网子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关键部分或者最重要的内容,这个关键和最主要应该是一个主题、一条线索、一个准绳。讓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之上,根据老师的提示,按照一定顺序,梳理历史知识。通过梳理,学生能够厘清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框架,从而践行“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的要求。“纲”应该让我们线索更清晰,思维更连贯,我们不能随意增,也不能任意减。
  如果说“纲”是“线”的话,那么这个“要”就是“点”,比如韩非子所说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的这个“要”字。纲要中的这个“要点”应该是重点、焦点、指点。有了“纲”这条线,我们并不是要面面俱到,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而是要在线的基础上找准发力点,进行深挖。“1956—1976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其突出特点是探索、曲折和发展。”既然是探索,我们就要看到探索的艰难、探索的成就、探索的意义;既然是曲折,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出现失误的国内外因素、失误带给我们的教训;既然是发展,我们重点讲述的当然是当时取得的显著成就、取得成就的意义、总体向前发展的总趋势。
  (三)师生转变角色
  很多一线教师认为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使用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高中统编历史教学总主编张海鹏教授在培训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原因并给出相关的建议:相当一部分“有丰富经验的历史教师”,已经形成旧教材的教学思维,需要“尽快适应新教科书”“适当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熟悉新课标”;“坚决扭转片面考试教育倾向”“重在素质教育”;“教师要领会每一课内容”“深入分析课程结构,合理整合教学内容”“领会课程要旨”;“给学生发讲义,补充了不少材料和图片”的做法“值得商榷”,教学要“围绕教科书来讲授”“发的材料要围绕教科书进行”;教师还应该“同时关注初中、高中历史教材”;“掌握教科书的政治方向和学术理论方向”。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敢于改变、善于改变、真实改变。不过,教师在进行转变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转变,而这一点往往才是最难的。我们需要“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多途径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挥余地,让学生参与,为学生服务,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合力,构建师生互动的美丽课堂,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和教师的长远发展。
  (四)回归学科本质
  历史学科的本质应该回归历史的五大核心学科素养的培养。“传统的历史教学在学科上过度发力,教师也常常纠结于历史知识的容量和难度,忽略了历史学科的本质和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因此,重建历史教育价值的关键,是实现由学科知识本位的教学转向以人为本的教学。”历史学科既复杂,又简单,复杂的是它的包罗万象,简单的是它的求真求实。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既需要有意渗透不离主题,也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五)坚持立德树人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编写是国家行为,体现国家事权,涉及培养社会主义人的内容、方法、目标等诸多问题。培养时代新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我们的历史教学工作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意识形态为指导,“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不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但就目前而言,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方向性、综合性、人文性、思想性、系统性等方面应该说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研读。在正确把握的基础上研读,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也许那时,我们就能更加理解这套统编教材的意图和思路,甚至找到它的不足,从而推动我们高中历史教材的更加科学、完善。
  三、 几点教学建议
  针对以上几点思考,笔者在进行《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大单元教学时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