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楚珺 字数:8317 点击:

[摘要]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其本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与心理素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本文将师德建设与心理健康结合进行实践研究,探讨加强师德建设与提升心理健康的联动实践途径及二者关联后的实践成效,以期通过联动实践达到育人育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师德建设;心理健康;联动实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广大教师若要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师德与心理健康缺一不可。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虽然从事不同行业都需要遵守业内的职业道德,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需要时刻注重个人的一言一行,做到为人师表,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一个角色要求。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肯定无法将师德要求内化,更无法给予学生正向积极的影响,因此,师德与心理健康存在着关联性。若两者协调发展,便能真正发挥教师在教育工作里的中坚力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做出贡献。

一、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分析

一个有道德修养、具有高尚伦理道德精神的人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需求层次从低到高逐层发展。其中,生理需要是低级需要,指的是食物、水分、空气、睡眠等的需要,它们是最重要且最有力量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级的需要,是个体在富有道德素养基础上去追求实现自我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的需要,因此,对道德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包含在个体追求身心健康发展要求之中(尹昊,王智超,2020);国内学者也针对职业道德伦理与心理健康发表过论述,,如自我实现,尽己所能地贡献社会、创造人生等,乐于奉献等职业道德要素本就是重要的心理品质(刘力宁,崔永,2004),由此可见,个体的完整人格是由生理、心理及精神三方面有机构成,心理健康与道德精神关系密切。一位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应该具备一颗关爱学生、爱岗敬业的心;同样,一位心理健康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肯定会展现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形象(陈爱苾,2010)。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师德建设的基础。心理健康的教师,其师德必然高尚;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往往会出现师德缺位。不少教师承受着来自生活、教学、个人发展等各方面压力(邓丽芳,谷雨,2020),却苦于无法找寻到合适的缓解压力方法,也没有积极调试自我的策略,起初的情结点久而久之就发展为心理问题,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现象,甚至还会诱发出各种生理疾病,使其无暇顾及自身本职工作,从而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表现。因此,要进行师德建设,首先需要关注教师团体的心理健康,才有可能让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新时代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学生心灵的成长与发展,其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不可比拟、不可替代的。教师的心理素养已不仅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它更是一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教育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这是习总书记在分析新时代发展需求后对教师角色定位的新要求,也表明了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自身还需要拥有正确理想信念,提供富有正能量的爱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及高尚的师德。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心理健康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肯定无法培育输送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具有示范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敬和崇拜,会促使学生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但由于学生心智未发育完全,极易受到暗示和影响,如若教师的心理不健康,便会影响教育环境,根本无法达到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目标。更有甚者,教师的心理问题若不加以处理,可能会演变为道德问题。

二、加强师德建设与提升心理健康的联动实践探索

加强师德建设与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的联动实践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而另一部分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

1.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