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要]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最终目标,打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掌握的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以应用,以此达到提高技能水平的目的。结合当前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情况来看,其需要在与时俱进方面做出调整,积极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基于此,本文就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工作展开探究,旨在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仅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提升,社会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理论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职学校需要充分考虑用人单位对实践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就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而言,其在工科学科中属于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对实践教学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中职学校重点关注实践教学水平,保证培养出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知识以及较高技术能力的人才。因此,探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策略,对提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需要各中职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分析
(一)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宗旨以及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性质,决定着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首先,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实现知识迁移的同时实现了知识体系的内化,有利于为学生打造知识、技能和应用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其次,借助实践教学环节,该专业的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机械理论知识,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有利于他们灵活应用相关的知识技能,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的目的。最后,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以标准的操作、强烈的责任意识,保证高质量完成相关工作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二)提升中职学校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相关的技术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大部分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已经不再将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而是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转变教学目标,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积极作用,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结合过去的实践教学成果来看,实践教学环节对扩充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内容以及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优势,成为各大中职学校落实新型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中职学校需要继续保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实践教学模式,摒弃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借助实践环节深入理解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大胆进行创新应用,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积极影响。
(三)实现校企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成功转型与升级的背景下,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吸引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巩固自己在经济竞争中的有利地位。这就对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中职学校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充分结合企业的用工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而校企合作是保障人才培养工作对接企业需求的重要途径,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节,让他们了解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相关工艺,通过真实的操作环境以及一对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因此,面对新的企业发展需求时,中职学校改革实践教学,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人才供需的高度对接。
二、中职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中的弊端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难度性较高的学科,而且内容抽象性较强,导致教学内容比较枯燥,需要教师借助高质量的师生互动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师都不注重与学生进行高效沟通,导致课程气氛都比较低沉,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之教师过于注重讲解理论知识,无暇顾及学生的听课感受以及理解程度,导致学生心中的疑问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使他们最终真正掌握的知识并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践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法单一
相关推荐
[张丹丹] 中职学校电气自动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耿媛媛] 常燕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汪君] 论旅游计调岗位的现状及其研究策略
[陈蓉 黄彬] 浅析我国小家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发展趋势
[刘毅等]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探讨
[郭亮] 英语导游词的语言特点与翻译要点及其技巧
[杨帅] 印日关系的走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付芳] 试论高校法律教育实效性的影响要素及其提升策略
[李富有 李新军] 农村小额信贷推行阻力及其疏通措施研究
[李鑫] 解析舞蹈审美教育的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齐珍] 我国寿险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杨坤] 浅析警察执法过程中的风险及其控制
[张杨] 论我国税务会计工作现状及其发展
[王燕 王晓春] 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及其对策浅析
[何锦] 论文物档案的建设及其作用